刘敏
(山东省沂南县孙祖畜牧兽医站 276300)
在每年夏季和秋季进入季节交替时期后,在环境与温度交替作用的影响下,很多小规模养殖场猪群因出现应激反应导致猪体菌群发生变化,进而发生猪疾病,如果猪群中的病原体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导致猪疾病大范围蔓延[1]。由于我国很多偏远山区大多选择小规模生猪养殖方式,再加上很多农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在猪饲料中添加重金属或抗生素,确保猪群生长与发育。但猪在生长过程中,因长期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饲料,不仅肝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猪体的抵抗力也迅速下降。
(1)养殖人员应按照猪生长的实际情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配饲料,确保猪能充分吸收成长所需的营养。另外,养殖人员在饲养过程中应确保猪饮用水的清洁度,同时定期检验饲料是否霉变,如果发现有霉变现象应立即更换,避免因食物霉变引起疾病。(2)小规模养猪场环境是影响生猪养殖产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养殖户应严格按照生猪养殖要求定期检猪舍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猪舍内空气的流通性,营造良好的猪生长环境。(3)免疫保健工作。养殖户在针对猪群开展免疫保健工作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首先,小规模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充分重视生猪免疫接种工作,同时还应根据猪自身抗体的实际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计划,提高猪体内的抗体,确保生猪健康生长。其次,养殖户应根据所在地区猪疾病发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然后选择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完成生猪免疫接种工作。再次,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生猪免疫接种仪器设备的消毒工作,同时准备充足的肾上腺素应对免疫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根据生猪免疫接种特点和要求,养殖人员应在投喂饲料前根据养殖实际情况开展免疫接种相关工作。另外,如果养殖户按照固定时间与用药量开展生猪免疫接种操作的话,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稀释接种疫苗,避免因疫苗稀释不合理影响生猪免疫接种的效果。(4)驱虫。对于偏远山区的小规模养猪产业来说,饲料投放率和猪的生长效率是影响生猪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生猪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的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寄生虫生长才能确保猪健康生长。首先,根据生猪生长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驱虫措施和驱虫药物。一般情况下根据生猪养殖要求,养殖人员应每3 个月驱虫一次。其次,以当地猪疾病传播情况和季节变化情况为基础,科学合理的选择驱虫药物,促进驱虫效果的有效提升。另外,驱虫操作完成后,密切关注拮抗反应对生猪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1)猪圆环病毒病。圆环病毒II 型是造成此类病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疾病属于一种多系统功能性障碍疾病。所以针对此类疾病的防治,养殖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科林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类药物,降低其他并发性感染发生的概率。然后根据猪群发病的实际情况采用环节类药物对猪肾脏进行恢复性治疗。其次,合理利用转移因子、白细胞介道素等新型的抗病毒类药物治疗猪圆环病毒。(2)猪瘟。猪瘟病害是影响生殖养殖产量和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当前针对猪瘟的防治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所以,针对此类病毒的防治一般采取的都是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也就是通过向猪注射大于正常量10 倍以上猪瘟疫苗的方式,促使猪体内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大量干扰素,从而达到提高猪自身免疫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猪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但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却成了农民养猪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所以,加强猪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研究的力度,促进猪免疫力的不断增强,确保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