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文
(河北省滦平县农业农村局 06825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传染性疾病[1],感染病毒的猪通常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属的包膜DNA 病毒,是该病毒科病毒属的唯一成员,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虫媒DNA 病毒,目前已发现24 个基因型。非洲猪瘟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非洲猪瘟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全世界非洲猪瘟流行总体上可以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非洲大陆流行和爆发。1921 年首例非洲猪瘟在肯尼亚被报道,直到今天非洲中南部仍是非洲猪瘟的主要疫区。第二阶段非洲猪瘟从非洲大陆传入欧洲和南美洲,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巴西、多米尼亚等国家陆续发生疫情。第三阶段非洲猪瘟传入东欧和俄罗斯。2018 年以来,中东欧国家通报发生的ASF 疫情就有2710 起。自从2018 年8 月初首例非洲猪瘟在我国沈阳确诊以来,已经有多个省通报了疫情。
感染病毒家猪、野猪和钝缘软脾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如泔水、饲料、垫草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以通过钝缘软脾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各个品种日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高度易感染,疣猪和薮猪也可感染,但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因病毒、宿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而有差异。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 规定,家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为15d。
因毒株致病性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差异,强毒力毒株可达到100%死亡,中等毒力毒株一般为30%~50%的死亡率,低毒力毒株可引起少量猪死亡。
生猪养殖要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的规定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落实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等饲养管理制度,提高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养殖场(户) 要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按照规定加施牲畜标识,有效落实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严格管理出入场区的人员和车辆。养殖场(户)要坚决不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自行积极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及早发现问题和隐患。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疫情,严防疫情扩散。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猪的违法行为。
生猪屠宰场要认真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及时“回头看”,切实强化生猪移动监管,全面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工作,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生猪产品经营者要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记录责任,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结果(报告),确保生猪产品原料来自定点屠宰厂(场),采购的进口生猪产品应附有合格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未经定点屠宰厂(场)屠宰并经检疫合格的猪肉及未附有合法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的进口猪肉一律不可以进入市场流通和生产加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动物防疫设施设备短板,加强基层防疫队伍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强部门信息系统共享,对非洲猪瘟防控各环节实行“互联网+”监管,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加快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争取尽快在防控关键技术和产品上取得突破。
通过发放明白纸,电视讲座,报纸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非洲猪瘟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对非洲猪瘟防控的意识,积极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做好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疫情,早报告,早整治。由于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给防控非洲猪瘟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各相关部门及老百姓更要增强防控意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是一场持久而严峻的考验[2],自从2018 年8 月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发生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各级各部门持续不断的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非洲猪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