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玲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665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肉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对猪肉的需求日益剧增,而猪肉的供应主要是由千家万户的农户提供。但农户在养猪过程中普遍存在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疾病感染率较高等问题,笔者从“种、料、管、防”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简要分析。
品种选择是养殖关键,品种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体生产水平和效益。农户养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繁自养;一种是市面上购买仔猪,后者居多。市面上购买仔猪时缺乏经验,只看重价格,不注重仔猪好坏,导致买回的仔猪生长缓慢、增加饲养成本,综合养殖效益较低。
1.2.1 选择体大强壮发育良好的仔猪
仔猪体重大小是发育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俗话说:“初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体重大,活力强,发育良好的仔猪,肥育时增重快,省饲料,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低。因此,在购买时应挑选在同一窝中体重较大、发育良好的仔猪。
1.2.2 选择健康无病的仔猪
不到有疫情的地区和厂家买猪,买回来的猪必须隔离观察30d 以上才可以与其他猪混群饲养。购买仔猪时应认真观察,慎重选择健康仔猪。健康仔猪的特征是两眼明亮有神,被毛光滑有光泽,站立平稳,呼吸均匀,反应敏捷,行动灵活,步态平稳,摇头摆尾或尾巴上卷,叫声清亮,鼻镜湿润,随群出入。粪弱尿清,排便姿势正常,主动采食[1]。
农户在饲养过程中,饲料单一,缺乏配合,甚至是有啥喂啥,多有多喂,少有少喂,没有就不喂,导致营养物质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造成猪生长发育比较缓慢,饲养周期较长。
2.2.1 营养要全面
根据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饲料营养成分、本地区饲料资源和价格进行合理搭配,以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2.2.2 注意饲料的加工调制和科学利用
猪饲料消化利用率的高低除了取决于饲料本身的营养含量和品种外,还与饲料加工调制和科学利用有关。
(1)加工方法。农户一般可实行的饲料加工方法有粉碎、混合和浸泡。粉碎:饲料原料如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等都要进行粉碎,饲料粉碎后便于采食,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有利于饲料消化吸收。混合:各种饲料原料所含营养物质不同,为了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把几种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且混合时要注意混合均匀,假如混合不均匀易导致猪在摄入饲料时有的饲料摄入的多,有的摄入的少,不能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浸泡:饲料如果在饲喂前用水合理浸泡,能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减少饲料浪费,因此提倡湿料喂猪,但浸泡时要掌握好水和料的比例,千万不能太稀,以免增加消化负担,影响消化。
(2)科学利用。有些农户养猪不管是什么饲料都有焖煮的习惯,导致有些饲料中的部分营养物质损失。如青饲料经过煮熟不仅破坏了饲料中的维生素,引起蛋白变性,降低其营养价值,而且还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因此,青饲料要生喂。如玉米、高粱、糠麸等禾本科籽实类饲料,经过煮熟也会使一部分的营养物质损失,因此也提倡生喂。但不是所有的饲料都是生喂,如剩菜、剩饭、豆类、土豆等就不能生喂需熟喂。因剩菜、剩饭煮沸后能杀灭一些病原微生物;豆类、豆饼、豆粕等饲料煮熟后喂猪,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土豆及其粉渣煮熟后利用率明显提高,并减少腹泻发生。因此,饲料在利用时要根据其特性合理利用。
养猪只是农户的一个副业,因此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农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不能根据猪的习性来为它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猪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增加养猪成本,减少养猪应有的利润。
3.2.1 提高认识,增加重视程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猪肉需求越来越大,养猪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其他人的需求,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2 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性能
大多数农户所养的猪一般都是到市面上购买猪苗来饲养育肥,因此,根据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不同可分为仔猪和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仔猪的饲养管理。农户到市面上购买的仔猪体重大约在25kg,此时仔猪处于强烈生长发育时期,虽然消化机能和抵抗力还没有发育完全,但骨骼和肌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仔猪由于受到驱赶、捕捉、交易、更换饲料和环境条件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易引起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如饲养管理不当会引起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或死亡,因此,必须加强此时期的饲养管理。
首先做好购猪前的准备工作:购猪前5~10d,做好圈舍、食槽、水槽等清扫和消毒工作。准备好常用的药品,如治疗腹泻、消炎、外伤用的碘酊等。准备好仔猪所需的饲料。
其次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暑防寒工作,为仔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饲料更换要逐渐进行,避免突然换料;做好圈舍消毒工作;随时观察仔猪采食、饮水、精神及粪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认真做好仔猪免疫工作,降低仔猪发病率;做好采食、躺卧和排泄3 点定位的调教工作。
(2)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肉猪育肥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以尽可能少的饲料和劳动投入获得成本少,数量多、质量优的猪肉,增加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饲养管理时要做到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大猪怕热,超过适宜温度时食欲减退,甚至中暑死亡,因此,在夏季炎热时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选择适宜的育肥方式;将仔猪料逐步过渡到育肥料,饲料供应要满足育肥期的营养需要,饲喂时做到定时定量定点,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适时出栏。
养猪以“防”为主,而农户的疾病预防观念比较薄弱,疾病免疫只局限于兽医防疫员到家里进行春秋免疫接种,甚至有的农户还不配合免疫,导致免疫严重不足。疾病预防除了免疫接种外还应加强圈舍、环境等方面的消毒,而农户在饲养时只对地面进行简单消毒、甚至从不消毒,导致消毒工作也不到位。
4.2.1 免疫
免疫接种是防止疾病发生的有效形式,广大农户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和猪群健康状况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力争头头注射,个个免疫。
4.2.2 消毒
消毒能及时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消毒工作。平时猪舍每2~3 天消毒一次,环境每周消毒1 次。发病时猪舍每天消毒1 次,环境2~3d 消毒1 次。粪便、垫草、垃圾、污物每天要清扫,运往远离猪舍的下风处堆积发酵,死尸要焚烧或深埋,做无害化处理[2]。为避免或减少生产过程中传染病或寄生虫等病的发生,在购买仔猪或猪只转群前应对圈舍、食槽、水槽及环境等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