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黎明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 624500)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对动物疫病的防治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且不同地区的疫病防治工作也具有一定差异。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动物疫病监督工作,提高动物疫病检测防治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需要动物疫病预防工作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准确把握动物疫病预防的防治时间,使动物疫病防治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程度防止疫病病情扩大。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逐渐趋于多元化,动物检测设备不断优化,具备科学性和智能化。但从当前动物疫病防控部门的发展来看,部分动物疫病防控部门的设备相对老化,设备长期没有得到维护,老化现象严重。而且在监测过程中还可能会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对较低,并不能充分满足现阶段疫病监测的实际需求[1]。
大部分动物疫病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的实践经验,而且在农村地区此种情况尤其突出,监测流程仅局限于血样采集、标记及分析,缺少后续防疫方案的制定,导致部分地区动物疫病检疫工作开展较为形式化,进而使我国动物疫病监测政策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大部分动物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都缺乏动物疫病监测认识,而且在相关部门开展动物疫病工作过程中也没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防疫工作,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检疫流程的开展。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首先,部分养殖户的思想相对落后,对疫病预防控制缺乏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其次,部分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缺乏疫病预防控制宣传工作,而且宣传的渠道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很大程度上阻碍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开展。
客观角度来讲,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属于一项先进的监测技术,能在动物疫病爆发前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充分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而站在消费者角度上看,为了能充分保障肉制品的质量,需要重视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合理利用疫病监测技术不仅有效规避动物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从根本上较少疫病感染概率,避免感染疫病的肉产品流向市场,进而有效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能有效保障动物健康,进一步提高肉类产品的质量[2]。
为了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提高肉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需要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研究分析。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控制与预防,疫病预防主要是在动物感染疫病前提前切断疫病传播途径。而动物疫病预防则是在疫病感染源被阻断后控制疫病的传播。
在此过程中,如果缺乏疫病监控会较大程度上不能预防动物疫病,间接导致动物疫病出现失控情况。如果对动物疫病缺乏有效监管,会对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俗来讲,如果当动物饲养人员能提前明确疫病流行症状、风险等内容时,就可以及时发现疫病,然后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疫病传播。与此同时,还利于饲养人员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疫病治疗方案[3]。
为了能有效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需要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力度,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分析,全面系统了解动物疫情,充分保障相关政策能得到严格落实,采用科学合理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动物疫情的危害,扩大动物疫情的涉及范围,促使养殖户经济效益得到良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