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琴,刘东玲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毛茛科黄连属。在战国至东汉期《神农本草经》中最早记载,将黄连列为“上品”,记载: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其中《伤寒论》中共记载处方:113方,其中12方中使用黄连,为此黄连为应用最多的药物[1]。
黄连味苦,具有清热泻火,解毒,袪燥等作用;主要用于高热神昏、湿热、呕吐吞酸、心烦不寐、心火亢盛、牙痛、血热、目赤、消渴;外治湿疹或湿疮。此外黄连也是民族药材的首选,其中藏医《晶珠本草》种记载用黄连治疗“清疫疠热,续筋骨”;土家族《土家族医药学》中记载用黄连治疗“目赤肿痛、烫伤、痢疾”;彝医《启谷署》中记载治疗“菌痢、高热心烦、衄血吐血、肠炎腹泻、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黄疸型肝炎、痈疮肿毒、中耳炎”等。古代将黄连为治痢之最,《本草纲目》中阐述: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现代经过药理研究中指出,小檗碱,又称之为黄连素,属于黄连药理作用中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存在黄连根茎,是一种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含量约5%-8%;其药理作用的特性具有对热不稳定性,为此是广泛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有一定的抑制功效,尤其是对因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氏菌、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治疗效果突出。近些年来相关研究中阐述黄连具有抗感染以及抗肿瘤的药理作用[2]。
黄连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作用,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如: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例如: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外黄连对钩端螺旋体在试管中灭杀威力强。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阻止霍乱、痢疾菌、肠伤寒的繁殖。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动物病原菌,以及念珠菌属、隐球菌、酵母等真菌均有抗菌作用[3]。
黄连具有抗病毒病理功效,可以对抗多种病毒,比如最为常见的流感病毒、单纯孢疹病毒等。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对黄连的提取液进行稀释30倍以后,对动物实验表明,一周后仍对兔角膜细胞型单纯疱疹感染的病原菌起到抑制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连提取物黄连素通过对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而达到抗菌的治疗作用[4]。
糖尿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系统代谢异常,是人们常说的糖尿病,会同时板厚多种并发症,最为常见的是因为脂代谢异常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伴随着生活水平以及现代人们生活方式该病,该病呈年轻化以及老龄化不断增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威胁。中医学中将2类糖尿病归属为“消渴”范畴,而黄连的主要功效为清热生津、泻火解毒,为此很早便应用于临床。经过临床应用结果显示:黄连中小檗碱成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对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具有显著的意义。据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应用小檗碱治疗优势显著,且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应用后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为此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另外,肝脏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原以及葡萄糖受到黄连抑制,因糖类物质减少,故对消化有益,亦能提升脂肪细胞活性,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另外,小檗碱亦能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和再生,提升治疗疗效,且副作用较小[5]。由于小檗碱生物利用度低,为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发挥其降糖消脂的功效,为此临床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争议,为此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化学性质未配对电子基团自由基属于化学性质,活泼且具有破坏性,同时参与机体内活动,如:神经传导、细胞增殖、肌肉收缩分化、凋亡等。为此,自由基损害人体就是一个氧化过程。目前已经得知,自由基引发氧化后损伤身体健康,主要与以下疾病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衰老等,自由基损伤人体可以通过天然的抗氧化剂来抵抗,达到预防作用。经研究黄连具有发挥抗氧化活性的功效,在提取分离多糖、多酚、总碱及亲水性组分,显示具有一抗氧化活性,主要是黄酮类发挥其功效[6]。
炎症反应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等常见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中,小儿早期病毒性肠炎,通过黄连口服液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如腹泻、腹痛、发烧等明显好转,缩短治疗时间,大大减轻患儿痛苦。据研究,体外抗炎活性是在细胞因子水平分别比较黄连乙醇提取物以及盐酸小檗碱,结果显示前者具有较强的抗炎功效,黄连药理作用中不仅只有小檗碱具有抗炎作用[7-8]。
全球死亡率最高、最难治愈的疾病为肿瘤,亦是整个医疗体系最为重视的疾病,该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依然奋战在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中。其中研究结果显示:黄连含有的小檗碱具有抗癌作用功效,其分子机制为: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相关蛋白酶的活性、调节信号通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