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城郊家庭农场的旅游开发模式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1-06 07:41羽,陶
甘肃农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长沙农场特色

肖 羽,陶 佳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是农业产业,作为“家庭农场”的农业旅游开发则是在传统农业产业的拓展,推动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升级转型,高效合理地改变公共资源配置与农业运营方式。因此,在全国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大力开发长沙市家庭农场的旅游功能是加快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助推力。同时,对于我国家庭农场走上规模化的转型道路,家庭农场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有利于都市农业旅游经营由现在的以农户为主体,逐步转向家庭农场或农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旅游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转变,促进都市农业旅游模式的多元化。

一、长沙市城郊家庭农场旅游现有开发模式

(一)基本情况

长沙市处于亚热带,位于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三面环山,中间低,周边高。全市土地面积11819.5km2,其中城区面积556.33km2,素有“鱼米之乡”“山水名郡”“花炮之乡”“陶器之乡”等美称。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长沙、望城、宁乡3县及浏阳市,城区人口密集,总人口约639.3万人。城郊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现已跃居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按照湖南家庭农场联盟发布的《关于长沙市家庭农场培育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长沙市家庭农场达770家,有约38.86%的家庭农场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了休闲旅游项目。从产业分类看,以种植业为主有332家,以养殖业为主有383家,种养结合的55家;从经营面积看,100亩以下的239家,100-200亩的255家,200-500亩的200家,500亩以上的76家。由此可见,长沙市家庭农场主要以单一产业项目经营居多,综合性产业开发的数量少,并且规模较小。这与家庭农场的劳动力人数、经营者的教育水平、当地产业开发限制等因素相关。

(二)城郊家庭农场现有旅游开发模式

根据项目的调研情况,结合长沙城郊家庭农场的区域功能、现有的开发模式,归为以下几类。

1.观光类家庭农场。该类农场以大田农业和规模种植为特点。占地面积大,旅游功能以观赏田园风光或人工种植花卉为主,同时具备垂钓、烧烤、农家乐柴火餐饮、农耕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在农场设计时,主要考虑利用原有的农业景观、农作物、果蔬、花卉、水域等自然资源,开发打造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比如长沙辰午山庄,农场种养结合,不仅发展了苗木基地,古银杏、古桂树有近百棵,而且养殖鱼塘水域面积宽广,绿荫秀水,禅意幽静,令参观者在垂钓同时还能享受到极其优美的自然景观。

2.产业类家庭农场。这是一类以种植、养殖、种养结合产业为依托,利用农产品差异化,农业集群化的家庭农场开发经营模式。在这类农场中,经营者以农产品资源为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大幅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采摘、农业活动体验等旅游方式来提升旅游休闲收益。如葡萄种植、草莓种植、桑椹种植、花生种植、红薯种植、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山林养鸡等。这类家庭农场在长沙数量较多,占比约1/2,特点是承包土地面积较大,通过农产品旺季销售带动经营收入,但多位于长沙的中郊或远郊地区,且分布零散,目前公路交通并不便利,宣传力度不够,旅游缺乏规模化经济效益。

3.特色类家庭农场。这类农场根据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特色开发,打破单一化、雷同化、模式化的休闲农家乐格局,将观光性、研究性、休闲性、生态性和农业性相结合,以农业旅游开发为主,突出农场休闲的个性。目前,长沙城郊现有的特色类家庭农场案例数量有限。以长沙的“麦咭生态农场”为例,它是以亲子为主题打造的特色农场,开发了麦咭禾田、麦咭菜园、麦咭池塘、麦咭泥浆乐园、麦咭打米厂、麦咭食堂、麦咭多功能厅、麦咭磨坊、亲子厨房、麦咭操场等多个亲子项目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开展农事活动,体验农耕文化,共同体验和感受乡村户外清新的自然环境,激发孩子的劳动、研究、协作能力,促进亲子关系的培养和发展。长沙台湾绿野香田观光农业文化创业园结合了台湾的民俗文化与传统农业,借助“台湾农场”的理念,开发了台湾特色街道、熏衣草农庄、清静牧场、台湾甜点小铺、热带雨林、四季花海、台湾婚纱拍摄园等众多特色台湾主题文化农场景点。引进台湾种植技术,开发果蔬基地,让游人体验农产品种养和新鲜果蔬采摘之乐。并且游人还可在园内制作手工香皂、化妆品,品尝台湾农业美食,观赏当地的植物花卉、木质建筑等景致。

4.科教类家庭农场。这类农场开发农业科技园,以满足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对农业科考有兴趣的消费者需求,集“观光+休闲+科普+研修+农产品”为一体,集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新科技。可以将农场分为花卉苗木种植观赏区、绿色果蔬种植体验区、特种养殖观赏区、农耕文化展示区。

二、长沙家庭农场旅游开发中的现有问题

(一)开发模式单一,内涵层次较低

通过在长沙调研状况可知,大部分的家庭农场旅游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以采摘或购买农产品、钓鱼、吃土菜的陈旧经营模式为主。由于经营主体多以农户个体为主,同质化严重,创意力度不足,缺乏特色,文化内涵底蕴薄弱,未融入新的体验经济的刺激元素,导致游客对大部分农场失去新鲜感。

(二)品牌意识不足,宣传方式落后

长沙农业旅游准入门槛较低,行业的竞争激烈,除了家庭农场、休闲农庄,长沙农家乐平均每7km2就有一家。农户缺乏品牌营销意识,只采取一味压低价格的手段,使农业旅游陷入恶性价格竞争循环。有的农场不惜成本甚至打出50元采摘包吃住一日游的宣传广告。信息化智能手机时代,人们往往通过各种网站、旅游App、微信来查询家庭农场。但长沙的很多家庭农场还在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也没有消费者的反馈评价,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宣传方式仍是空白。

(三)硬件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没跟上

纵观长沙家庭农场布局,受地理条件限制,家庭农场多依山而建,乡间道路狭窄曲折,停车不便利,并且缺乏提供游客咨询服务的机构,旅游配套设施还未完善。游客反映住宿和餐饮的卫生条件差,人员服务意识不足。

三、调研对策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集约化发展

家庭农场旅游作为新型的农业旅游经营模式,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争取国家政策的引导性投资,省市财政设立家庭农场旅游专项资金。通过扶持示范,打造典型,引导同类型家庭区域集中,加强道路、通讯网络等配套建设,形成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二)找准旅游定位,加快创意转型

“创意即市场,特色即魅力。”家庭农场要结合自身优势,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地方代表的典型资源,洞察农业旅游市场需求,即“代表产业+特色定位”来开发出既有创意特色又有品牌效应的旅游产品,才能促进家庭农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台湾有一个以花卉为特色主题的家庭农场。在特殊果园区,搜罗了全球近40种食虫植物,是台湾之最。在香草植物区从十元的香草植物系列收集到高价的松柏系列,色彩各异,极具观赏价值。园内不仅开设了与花草相关的天然有机产品特产卖场,而且还兼营各种精油提炼。除赏花闻香外,还有构思精巧的田园餐厅,种植的香草植物和花卉都能成为桌上佳肴。

(三)配套设计精简,提升人员素质

家庭农场设施建设要风格统一,聚集特色,突显主题,让人一看到某类设施,就联想到这个农场。建设要有设计感,在精耕细作中彰显自然的韵味,给游客艺术般的享受。家庭农场经营者不但要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开展合作,而且要与关联企业整合资源,开展合作。用专业的人才,从事专业的农业设计,加大对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管理方法、营销手段、文化设计等方面开展培训。

猜你喜欢
长沙农场特色
农场假期
特色种植促增收
长沙之旅
农场
我眼中的长沙
一号农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丰收的农场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辛卯考联靓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