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芬,王瑞华,孙兰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
痛证为中医临床常见病,包含所有以疼痛为表现的各种病证。《黄帝内经》对该病病因病机的描述有热邪、寒邪、风寒湿邪、气逆、瘀血和脏腑亏虚等,但主要不离“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种。《灵枢·厥病》曰:“头痛……有所击坠,恶血在于内。”认为该病是由瘀血引起,血瘀气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篇》云:“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虚证疼痛在临证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列举补法治疗头痛、胃脘痛、胸痹的典型案例3则,揭示补脾在虚证疼痛治疗中的价值。现介绍如下。
头痛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有“脑风”“首风”之名。《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普济方·头痛附论》曰:“若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也。”《东垣十书》根据该病症状和病因,提出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等。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腑”,又脑为髓海,五脏精华气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气血亏虚,不足以上荣清窍,可导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发为头痛。
例1 患者,女,43岁,2016年4月22日初诊。主诉:头痛伴眩晕半年余。患者年幼时患有头痛,曾多方求治,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服药(具体不详)后能缓解一些时日,但每遇劳顿、情志不畅则复发;半年前,与家人争吵后遂出现睡眠不足,头痛频作。现症:头空痛,伴眩晕,胸部憋闷,心悸,神疲乏力,耳鸣少寐,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辨证为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兼肝郁。治宜补益气血,疏肝健脾。处方:党参片15 g,白术10,当归10 g,茯苓20 g,远志10 g,川芎15 g,白芍15 g,生地黄15 g,甘草片6 g,黄芪15 g,生龙骨20 g,合欢花15 g,炒酸枣仁20 g。7剂。1剂/d,水煎服。4月29日二诊:头痛、头晕减轻,睡眠好转,精神转佳,乏力仍明显。上方党参片加至20 g,黄芪加至30 g,继服7剂。5月5日三诊:头痛明显减轻,偶有发作,睡眠佳,头晕乏力明显减轻。二诊方减生龙骨,继服7剂。服药后无明显头痛,守方继进7剂,已无大碍。
按 该例患者年幼即有发病,时作时止,久病耗伤气血,本次由于情志不舒而诱发。《济生方· 头痛论治》云:“夫头者上配于天诸阳脉之所聚。凡头痛者,血气俱虚……”头为“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倘若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均可导致头痛。本例患者病久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发为头痛且空;又情志不畅,阴虚而风木旺,则见眩晕;肝气郁结,出现胸部憋闷;气血不足,心脉、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少寐、神疲乏力。方中党参片、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生地黄、川芎滋阴养血;白芍兼以柔肝;酸枣仁、远志、合欢花养心解郁安神;生龙骨安神平肝;甘草调和诸药,且增强芍药柔肝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疏肝柔肝之效。
胃脘痛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痛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太阳至盛,凝溧且至,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外台秘要·心痛方》曰:“足阳明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谓之胃心痛也。”此处心痛皆指胃脘痛。《景岳全书·心腹痛》曰:“……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
例2 患者,男,57岁,2015年10月8日初诊。主诉:胃痛时作时止3年,加重2周。患者3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胃部胀满疼痛、烧心吞酸,自服药物(具体不详)后未缓解,于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胃炎,服药(具体不详)后有所好转,但之后胃痛时有发作,或轻或重;2周前,因受寒胃痛复发。现症:胃痛隐隐,空腹痛甚,喜按,纳差,腹胀,呃逆吞酸,精神倦怠,时有心慌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沉弱。西医诊断: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脾胃虚弱兼胃寒。治宜健脾益胃,兼以温中。处方:黄芪15 g,白芍12 g,桂枝10 g,炙甘草10 g,煅瓦楞20 g,乌贼骨20 g,茯苓15 g,米炒党参15 g,炒莱菔子15 g,丁香6 g,柿蒂10 g,远志10 g,生姜10 g,大枣3枚。7剂。1剂/d,水煎服。10月15日二诊:胃痛发作时间明显变短,呃逆吞酸减轻,仍纳差、腹胀,精神稍有好转。上方炒莱菔子增至20 g,加焦麦芽、焦神曲各20 g,继服7剂。10月22日三诊:胃痛明显好转,无呃逆,乏力、纳差好转,心慌气短明显好转。上方去煅瓦楞子,继服7剂,已无大碍。守上方,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 本例患者慢性胃炎3年,久病致虚,气血耗伤,无以濡养。《证治汇补·心痛选方》曰:“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本例患者此次复作亦因不慎受寒而致。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焦虚寒,失其温养,均会发生疼痛。本例患者久病,气血不足,失其濡养温煦,则见胃痛隐隐、空腹痛甚、虚则喜按;脾胃亏虚,气机失调,运化不足,则见纳差、腹胀、呃逆吞酸;脾胃虚弱,子盗母气,则见心慌气短、精神倦怠。方中黄芪、米炒党参、茯苓、炙甘草、远志健脾益胃,养心安神;桂枝、生姜、丁香、柿蒂温脾散寒,降逆止呃;炒莱菔子消食除胀;煅瓦楞、乌贼骨制酸止痛;大枣合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胃、温中调气、止痛之效。嘱患者注意饮食调适,将宜寒温。
胸痹的表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 藏气法时论篇》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胸痹之病名,言:“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同时提出阳微阴弦的基本病机。该病临床本虚标实者多见,病久则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例3 患者,男,62岁,2016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胸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3周。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连及后背,于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后因劳累及受寒等胸痛再次发作,经规范服药(具体不详)后症状相对平稳;3周前因劳累诱发胸痛复作。现症:胸痛隐隐,遇劳加重,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纳差,面色少华,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兼有裂纹,脉沉细弱。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气阴两虚。治宜健脾益气,滋阴活血。处方:党参片15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黄芪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甘草片6 g,生地黄10 g,当归10 g,丹参10 g,三七粉3 g,益母草15 g,甘松10 g,远志6 g。7剂。1剂/d,水煎服。11月24日二诊:胸痛时间减少、程度有所减轻,仍气短,动则益甚。上方黄芪、白术加至20 g,加焦山楂20 g,继服7剂。11月1日三诊:胸痛明显好转,精神转佳,心悸亦明显减轻,近日睡眠稍差。上方远志加至10 g,加炒酸枣仁15 g,继服7剂。11月8日四诊:乏力消失,胸痛偶作。继以上方调理,以巩固疗效。
按 本例患者年过半百,阴气自半,有胸痹病史5年,久病耗伤气血,无以濡养心脉。《玉机微义· 心痛》云:“然亦有病久气血虚损及素劳作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患者胸痹日久,正气虚弱,故稍劳即胸痛复作;阴虚失养或气虚不运,心失所养,则胸痛隐隐、遇劳加重;心脉失养,则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皆为心脾两虚、气血生化乏源之表现。方中党参片、麦冬、五味子益气滋阴;黄芪、白术、茯苓、远志、当归健脾益气养心;生地黄、丹参滋阴活血;三七粉、益母草养血活血通络;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又活络通经;甘草甘温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之效。
中医补法主要是补益机体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虚损的一种治疗方法[1]。历代医家根据痛证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实践,多以虚实为纲,将其分为虚痛和实痛两类。实痛者因“不通则痛”,虚痛者因“不荣则痛”,此乃痛证的基本病机[2]。虚证疼痛多因气血阴阳不足、无以濡养所致,如《金匮翼》云:“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因此,对于虚证疼痛,以“荣”字立法,在“荣”法的基础上,可根据病因、证候等适当加用活血行气药,使气血阴阳调和,则疼痛自止。
以上3则病案用药总乎不离于补脾。头痛案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胃脘痛案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胸痹案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以上病案治疗方法或健脾益气,或健脾益胃,或健脾养血,可见补脾在虚证疼痛治疗中的地位。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禀气于脾胃,故治疗应注重调理脾胃[3]。《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用“仓廪”概述脾胃的功能,形象地论述了脾胃腐熟水谷、化生气血精微物质的生理功能,强调了脾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地位。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脾胃虽为脏腑之一,但其生理作用却影响机体全身气血的运行、气机的升降等[4]。因此,补脾或健脾在“不荣则痛”的治疗中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