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
(内黄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河南 安阳 456300)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更好地营造健康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面各级部门积极进行探索,逐渐引入绿色防控理念和技术,重点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多项技术,从而不断提高农作物防控效果,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和现实价值。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按照绿色植保的理念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现象,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生产环境良好,进而保障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既能有效保护农作物控制病虫害,又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病虫耐药性,减少药物残留,更好地维护农田生态环境。所以提高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加以推广、深入研究和实践。
一要通过出台相关的禁止使用高残留或者高浓度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为绿色防控工作提供更好的政策条件。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严格限制使用条件和要求,并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方法等,从政策上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专门的经费用于地方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试点,探索财政补贴、农民自筹等多元化筹资模式,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影响力。要充分借助网络、广播电视媒体、报刊等及时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结合实际制作特别报道或者专题跟踪报道,开展下乡宣传等活动,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对接,邀请技术专家等下乡培训,举办各种农民田间学校或者项目推广会等大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让广大农民从思想认识上主动接受,并积极践行。
一是围绕抗病虫品种、作物种植布局、健康育苗培育、水肥条件改善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与农田生态建设、天敌诱导、作物间套种等生态调控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人为控制农作物灾害的能力;二是大力开展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技术探索和研究,针对病菌、真菌等不同类型,积极开展相应的抗生素、植物诱抗剂、植物源农药等生物药物;三是在理化诱控技术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开展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从而提高农作物害虫杀死率;四是坚持科学用药规范,尽量减少使用高浓度农药,并在高效、低浓度农药和药物器械等方面进行探索,轮换使用集成农药,优化用药结构,加强安全配套技术防护等,大力开展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严格限制用药量等,尽可能引导采用生物、自然方法进行除害,降低农药使用的不良影响,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出口创汇企业联动,共同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绿色防控工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技术补贴等政策,提高农业技术深入推广力度,还可以通过在示范区进行种植,积极宣传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等方式,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元化绿色防控示范,确保真正满足农村实际作业需求和农民呼声,解决绿色防控新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创建“农技推广系统+专合组织”联合组织模式,形成市场、企业、社会、政府、农民多方联合参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开发模式,不断提升农作物安全质量水平。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和农民需求,在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政策推广等方面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巩固应用成效,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