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悦,刘春玲
(1.辽源市气象局,吉林 辽源 136200;2.东辽县气象局,吉林 辽源 136600)
辽源地区2015年玉米大斑病大面积爆发,2016年到2017年爆发面积仍然较大,虽然是因为这几年大面积种植的先玉335品种易感大斑病,但天气气候条件仍然是大斑病迅速发生并大面积传播的重要因素。玉米大斑病发病急、病程长、传播速度快、防治较为困难,在适温、高湿气象条件下易于发病扩散,通过对大斑病危害较重的几年气候分析及与农业专家的共同研究讨论,确定了诱发玉米大斑病的几项基本天气条件:日平均气温在20℃~25℃,最高气温低于30℃,且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90%。7月22日是玉米扬花授粉初期,专家针对前期气象条件异常,玉米大斑病普遍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全市玉米大斑病病叶达到3级75.6万亩,5级病叶4万亩。病叶呈不断发展蔓延趋势,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从拔节到抽雄吐丝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导致病害大流行。
玉米拔节到抽雄吐丝期间出现两次较明显的低温连阴雨天气过程,分别为6月末至7月初和7月末至8月初。6月29日~7月4日降水量为28.4毫米,比常年29.7毫米偏少1.3毫米,平均气温为21.4℃,比常年22.2℃偏低0.8℃;该时段日照时数为34.3小时,比常年42.6小时偏少8.3小时,连续6天日平均相对湿度70%~91%,为玉米大斑病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7月30日~8月5日平均气温为20.3℃,比常年23.4℃偏低3.1℃,该时段日照时数为17.4小时,比常年44.2小时偏少26.8小时,连续6天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7%~89%。阶段性的低温、高湿、寡照是辽源市玉米大斑病加重蔓延的主要原因。
美系品种,例如,先玉335品种(含套牌、贴牌品种);省农科院品系,例如吉单631、吉单558等品种基本不抗大斑病。其他一些在生产上应用表现较好的中早熟品种,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也表现出不抗病,早衰问题。今年一些中晚熟品种如,银河33品种表现的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
台风过后,玉米顶部叶片被台风刮成条形叶,丧失了光合作用能力,出现早衰黄叶。
该病发生正值大喇叭口期——玉米扬花期,平均株高3.2米左右,加之播种密度大。背负式喷雾器在田间操作十分困难,农民也不认可,又因没有高架机动喷药机械设备,只能任其病害发展蔓延。8月20日病叶已发展到穗上2~3叶,8月28日布拉万台风过后,穗上无病叶片、有病叶片被狂风撕成条形叶,丧失光合作用功能出现早衰。9月18日果穗苞叶开始变黄,叶片逐步变黄。苞叶、叶片虽然变黄,但是,山地玉米无论是倒伏还是直立(因持续干旱),扒开果穗苞叶发现,籽粒没有达到完熟,根部籽粒能掐动,扭动果穗能“说话”,说明前期灌浆不足,后期干旱影响了籽粒营养输送造成小粒、籽粒不饱满。
一是宣传与引导农民选用抗病、抗倒品种,搭配种植。
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购入大型植保设备,保护粮食生产安全,此事不是一家一户小生产所能承受或能进行的,政府要提供这方面服务。
三是引导预防。下年度粮食生产,应在拔节期开始喷施杀菌剂进行预防,也可以减轻一些损失。
四是要深入开展科技培训,要用现实教训,提高农民田间管理水平。
五是树立抗灾减灾意识。受大气温室效应和大气环流紊乱共同影响,灾害性天气每年都会发生,抗灾减灾措施始终贯穿整个粮食生产过程中,要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