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科
(中共益阳市委党校,湖南 益阳 413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益阳地处洞庭湖腹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4年被认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明确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是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试验田”。2017年,益阳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5.33亿元,比2016年增长4.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益阳地形条件良好,适合农业发展。南半部为丘陵山区,北半部为洞庭湖平原,平原、岗地、丘陵占市域总面积88.9%,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适宜蔬菜、茶叶、水果等种植业和水产、畜禽养殖业发展。2017年,益阳粮食种植面积432.85千公顷,总产量251.84万吨。粮食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承租30亩以上种粮大户1.9万户,流转耕地221.46万亩,成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全年出栏生猪493.71万头、出栏牛21.35万头、水产品产量42.51万吨。养殖业健康发展,其中国家级、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57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49个,有利于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基本形成,湖区、山区、丘陵区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形成安化黑茶、赫山大米、南县小龙虾等“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大米、水产、芦笋、茶叶初步形成“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市场营销”模式。随着现代休闲农业不断发展,2017年全市主打休闲农业的特色产业园共29个,新增16家星级休闲农庄,其中4家五星级、6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安化县梅山文化生态休闲农业园和桃江县新桃缘生态园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获批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发展壮大,全市种养大户增加到4.45万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进一步发展,农业经营正由传统农户分散生产向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转变。通过多年摸索,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得到推广。2017年流转耕地221.46万亩,流转率达61.45%,土地流转面积在全省位居前列。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成功开展“10万亩高效渔业产业化推广”“优质水稻种植及稻米加工”等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苎麻纺织副产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11个项目获得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支持。社会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农机、统防统治等“订单式”“套餐式”服务模式全面推广,新型专业化服务组织90家,服务农户5.8万户、覆盖面积374.1万亩。益阳市赫山区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和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九代”服务,涵盖了从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烘干等水稻生产全过程,为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菜单式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经验。
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季节性旱涝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靠天吃饭”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例如,赫山区尚有36万亩中低产田基础设施,2016年7月份洪涝灾害造成25.1万亩农作物绝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农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以老年人为主,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情况比较突出。2015年农村第一产业从业者占农村从业者比重的56.97%,比2009年下降2.27个百分点。受地方财政不足的限制,除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以外,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不足,导致本地农产品的品牌化培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此外,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的影响,难以做大做强。
全市虽有规模以上农产品供应基地数百家,绝大多数基地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和管理,农产品加工率不高。近年来,自然和市场“两种风险”加剧,部分基地仅能微利或者保本经营,产业结构仍然是“小而全”。优势主业不彰,特色不明显,传统种养模式仍占较大比重,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农户种养的产品仍以“大路货”为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较为缓慢,优质农产品供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三品”产量不到全市食用农副产品产量的3.5%,市场竞争力不强。
益阳农产品总量丰富,但是存在供给的单一性、业态的同质性。2016年粮食产量251.84万吨,其中稻谷234.34万吨,在农产品供给结构中“一粮独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滞后,生猪、果蔬等大宗农产品处于卖原料阶段。市场品牌培育不足,多数农副产品没有注册商标,品牌创建比较乏力。以大米为例,曾经叫得响的“粒粒晶”“卢青年”处于衰退状态。随着外地稻米品牌的进入,消费者对本土稻米品牌的认可度逐渐下降。
一是政策优势。抢抓益阳市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改革实验市机遇,加快促进益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全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国家级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二是区位优势。益阳中心城区距省会长沙市不到50公里,紧靠长株潭城市群,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广阔。因此,要进一步抓紧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密切长株潭地区经贸往来与交流合作。三是机制优势。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
一是科学确定发展方向。根据益阳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现状,将优质水稻、双低油菜和良种生猪作为益阳主导产业。规范生猪规模化养殖,实现生猪养殖“良种化、设施化、规模化、无害化”,做强生猪产业;二是实施“131千亿级产业”工程。打造两百亿级以上茶产业、两百亿级以上虾稻产业、两百亿级以上水产业、百亿级以上蔬菜产业、百亿级以上休闲食品产业,支持“一县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把益阳加快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构建高效联动产销市场机制,做大做强“兰溪米市”,支持克明面业、洞庭食品等龙头企业,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项目。
一是持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农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二是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认真总结“安化黑茶”公共区域品牌建设经验,将“兰溪大米”“桃江竹笋”“沅江芦笋”“南县小龙虾”“大通湖大闸蟹”等极具竞争优势的产品打造成新的益阳农字招牌;三是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以“黑茶文化节”和“水产品博览会”等优势农产品节为平台,加大益阳皮蛋、安化黑茶、桃江竹制品、沅江芦笋、南县挂面、大通湖水产等农产品宣传力度,推动“益品出湘”,提高“益”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升级,加快中低产农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建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仓储烘干、晾晒场、保鲜库、农机库棚等农业基础设施。其次,着力培育农村人才队伍。当前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企业骨干等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的催生,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加强金融保险全面支持。金融保险机构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经营效益、诚信度等情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企业的担保方式、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给予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