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运河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2019-01-06 07:15陈旭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常州市大运河常州

陈旭平 闫 杰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基础部 江苏 常州 213147)

1 大运河体育文化

京杭大运河途经4省2直辖市,贯通5大水系,全长约1 797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在常州穿城而过,是常州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古老的运河滋养了常州这座城市,常州人文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从运河与城市两者的地理位置关系上看,常州这座城市依河而建,因河而兴。大运河常州段西起镇江丹阳界,经奔牛镇区、钟楼新城、老城段、凤凰新城、戚墅堰老街、横林镇区等,东接无锡洛社界,单线全长46公里。常州与大运河独特的关系特点形成了它特色鲜明的运河体育文化。

从大处讲,运河体育文化泛指与运河有关的体育文化,是人们长期受运河文化影响逐步孕育形成的具有大运河特性的体育文化形态[1]。从小处讲,运河体育文化泛指体现运河精神的体育文化形态。对大运河体育文化属性进行界定,它是运河文化与体育文化两个并存的文化体系,在文化共性的作用下,以人的社会文化需求为导向,两者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质上是不同文化的重构与选择。

2 新时代常州大运河保护开发现状

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极大推动了大运河的深入开发。目前,大运河是常州现有的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常州市政府十分重视对它的保护与开发。在此之前,常州市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工作。2003年,大运河常州段改线工程作为江苏省航道“省市共建、拼盘投资”模式的试点项目,总投资约31.5亿元,改线段全长26.086公里,按三级航道标准实施,共需开挖土方1 800万立方米,新建和改建桥梁11座。此后,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联手东南大学专家,对大运河进行了概念性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旨在重构三大空间,打造3种形象。一是突出大运河的公共属性,设计群众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二是体现城市建设的魅力,使历史与现代在运河两岸交融,彼此映衬,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三是融入生态理念,结合绿色城市建设,使运河水系与城市绿地相衔接,成为群众休闲养生、体育健身的绿色空间[2]。

2014~2015年,常州市已经完成了大运河北岸(怀德桥—南港)全长4.5公里的保护和环境整治提升。2015年常州市又加速了大运河南岸的保护与整治。到目前为止,常州大运河规划开发的5个功能段落已经初见成效。“西门水驿”是五星大桥到中吴大桥段,“枕河街市”是中吴大桥到怀德桥段,“魅力宜居”是怀德桥到同安桥段,“文昌鼎盛”是同安桥到朝阳桥段,“源远流长”是从朝阳桥到白家桥段。

当前,常州大运河保护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在2018年常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走大运”市民毅行活动中,对3 000名参与者进行了随机采访,得出的结论是开发后的大运河已经成为市民怀旧的路线、健康的路线和寻访的路线。

新时代,常州大运河的开发工作值得肯定,十几年的保护与开发,涌现出了不少极具社会效益的开发理念,可以称得上是大运河保护开发的“常州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开发理念上,一是常州大运河开发的基本理念展示的是运河历史和常州城市文化。运河开发的一个重要脉络,即运河是一条线,文化是一颗颗“珍珠”,所谓的大运河开发保护,就是用运河将这些“珍珠”串成一串串美丽的“项链”。二是早期的市区河道去航运功能定位,消除了河道的声音污染,还城市以安静与祥和。

运河功能界定理念上,一是运河功能段落划分,开发目标清晰。运河由西向东划分为5个段落,过驿站,游街市,为宜居,怀文昌鼎盛,寄予常州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二是运河相关道路桥、梁改造,重传统又重通行。既保持桥梁古朴的外形,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与运河整体风貌相一致,又有效连接运河南北两岸的公园绿地、历史人文、休闲景点等资源,形成有效的慢行环线。

运河沿岸路径建设上,主打绿色城市理念,移步换景,一季一景。大运河两侧沿河慢行系统的建设,采用贯通步道、旧石板铺装、保留现状大树、整修栏杆等措施,形成长达约20公里的滨水绿色慢道,已经成为市民晨练的最佳去处。

运河古迹的修复上,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进行修补。“以保护运河、感悟文化脉络为目标,最大程度本体保护,最小程度建设干扰,最佳古运风貌协调”是常州运河古迹修复工作的基本理念[3]。

3 新时代常州大运河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常州大运河穿越主城,与城相依,与常州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运河两岸不仅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常州市政府加快对大运河的开发,沿岸体育基础设施要素不断增多,市民体育文化活动空间得到逐步拓宽,与之相应,大运河体育文化生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运河沿线的驿站、驿亭,结合大面积开敞空间、现有建筑设置而成,是游客观光的好去处。红梅公园、东坡公园、芦墅公园三处大型公园及桃园绿地,四处滨水绿化带,是游客密集的风景路沿线,也是常州市民运动健身的重要场地。在这些基础之上,大运河沿线城区段设80多处自行车租赁点,又使得运河沿线成为骑行游览的绝佳路段[4]。

经过保护开发后的常州大运河沿线,运动气息浓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部分市民的体育运动方式,还使得市民的体育内容有所丰富。对常州大运河体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对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进行归类,常州大运河体育文化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健身娱乐型体育文化,如怀德桥经桃园绿地至东坡公园段约4.5公里长的滨河慢行系统可以供市民徒步、慢跑、自行车骑行,为周边数十万居民营造了近7万平方米的绿色体育空间。同时,对南运河马公桥到藏书桥段沿线的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了1.2公里的宜人滨水生态慢行步道,惠及了新华苑、上书房、花园新村等多个小区数万市民。二是旅游观光型体育文化,如西瀛里、同济桥、陶家村、篦箕巷、三堡街、民丰窑、运河五号、东坡公园、大成三厂、白家祠堂等地方,既是常州大运河的节点,又展现出了运河文化的特色与亮点,成为各地游客游览大运河的首选之地。

猜你喜欢
常州市大运河常州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的早晨
大运河,行走山东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考古者眼中的隋唐大运河 湮没的辉煌
遇见“大运河”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