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电股份四平热电公司 张艳红
一个人,只有深爱着自己的工作,才能将全部精力融入到工作中,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张玉忠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吉电人”。
张玉忠,吉电股份四平热电公司发电分场集控运行单元长。他25年如一日扎根发电运行岗位,研制发明的《适应多煤种干式除渣系统解决方案及自动疏通装置》科技成果,有效解决了火电厂锅炉排渣系统堆焦堵塞难题,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设备检修维护费用近百万元。
该项研究成果已申请2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集团公司“首届职工创新大赛”二等奖,成功入围2018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
1993年,张玉忠于长春电力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平热电公司发电分场汽轮机运行岗位工作。熟知发电企业的人都知道,运行工作枯燥无味、又苦又累。没多久,一些和他一起分配到各个运行岗位的同伴就以各种理由调换到“朝九晚五”的正常工作岗位。而他却说,什么样的岗位都要有人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做出样子来。就这样,25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力争将每一项工作做好、做细、做精,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完成了上万次操作无差错,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成为公司发电运行岗位上“响当当”的排头兵。
2008年,张玉忠被选拔到公司二期扩建35万千瓦机组进行生产准备工作,开始迎接新的挑战。由于新老机组设备结构差异较大,运行操作技术不同,他就从理论知识入手,对从未接触过的新机组专业知识一点一点地“抠”,一步一步地学。为了真正弄懂、学透新机组的设备结构、相关系统及相关运行知识,他努力克服家中困难,参加了长达一年的外出培训学习,特别是对锅炉、电气跨专业学习,他啃书本、查资料,直到真正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及事故处理能力。在他和同事们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下,新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且实现了当年投产发电、当年达标、当年盈利的奋斗目标,发电量、供热量及各项指标均达到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供电煤耗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在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中名列前茅。
多年来,张玉忠带领班组人员多次成功处理了发电机单网运行、给水泵故障不打水、一次风机喘振、汽动给水泵跳闸等设备突发事件,其中发现并协助处理的几次较大设备缺陷均受到了公司嘉奖。他提出的“利用热成像仪优化运行检查”等多项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在实际应用中既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又为抢发电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2年,他主持研究的《提高4号炉长吹可靠性》QC课题,获得中国水电协会“优秀成果奖”。
四平热电公司4号炉是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1165/17.5-HM3∏型汽包炉,排渣系统是北京国电富通GPZ12网带干式输渣机,钢带干式输渣机的故障较多,其中发生几率最多的故障是钢带机过渡段堵塞,特别是大比例掺烧高灰分燃煤后,故障几率大增,处理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严重影响机组出力。当燃煤出现结焦时,常造成碎渣机上部卡死堆焦,此时如何监控碎渣机以及如何紧急排渣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张玉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个从工作伊始就没离开过发电运行岗位的“老兵”决定啃一啃这块“硬骨头”。他把“提高网带干式输渣机的煤质适应性”确定为2017年班组QC活动研究课题,这一课题也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总工程师李宏岩亲自参与并指导技术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多少个日日夜夜,张玉忠苦思冥想、搜集资料、潜心研究,深入分析钢带机过渡段堵渣原因以及钢带机结构和发展历史,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终于找出了设备症结和相关解决方法。
为验证自己解决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他先在家里以1∶10的比例做了钢带机过渡段疏堵报警装置和高效率清扫链刮板模型,并在现场取回大量灰渣,模拟现场实际工况对自制设备进行试验和不断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半年,经过7次不断的改型设计,终于制作成功“钢带机过渡段疏堵报警装置和高效率清扫链刮板”的最终模型,经电脑模拟仿真和模型实操,均达到理想效果。为了将模型转化成实物,张玉忠带领攻关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完善技术细节,确定主要工作任务。经过15个日日夜夜的苦战,钢带机过渡段疏堵报警装置和高效率清扫链刮板及碎渣机外排装置全部制作完成,实测完全达到设计要求。2018年4月,四平热电公司利用4号锅炉B修的有利时机将该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试用。新设备启用后,当钢带机过渡段疏堵报警装置和28个高效率清扫链刮板安装调试完毕,当第一次钢带机过渡段疏堵报警装置发出第一个报警信号时,集控室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攻关者眼里都浸满了泪花。张玉忠用实际行动证明:尽管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只要不灰心、不退缩、不放弃,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此项创新成果填补了两项行业空白,被吉电股份公司评为“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成绩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创新、奋斗的脚步永远都不停歇。在对网带式干渣机改造过程中,他发现购买的钢带机头高料位报警器在使用中还没有达到他的理想化目标。如何提高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是张玉忠下一步准备研究解决的问题,他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一瓶颈问题尽快攻克。
2018年,四平热电公司成立了“张玉忠创新工作室”,15名专业骨干成为工作室成员,与张玉忠共同携手研究解决“钢带机头高料位报警”遗留问题。同时,他还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电站锅炉给煤智能防堵系统”等生产难题的研究,全力以赴为保障公司安全生产、提升经济效益排忧解难。
2018年10月,张玉忠应邀参加华北电力大学组织的第二期智慧电厂论坛,受聘为中国能源研究会会员。多年来,他在线发表技术论文30余篇,解决了汽轮机超速、真空异常等多项生产技术难题。
今天,四平热电公司的安全稳定发展,离不开张玉忠这样的“奋斗者”的辛勤付出。可张玉忠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在他看来,无论是日常的倒闸操作,还是急难险重的事故处理,他都只是在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肩负起发电运行人员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