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包头第一家现代工业企业包头电灯面粉公司的成立成为包头有电之肇始,包头有电的历史载入史册。
●1930年,包头第一座容量为100千瓦的小型发电厂建成发电。一直到1949年包头和平解放,包头只有1台1000千瓦的机组运行发电,仅以3.3千伏向外直配供电,线路总长9.5公里,供电能力极其微弱。输电线路和区域变电站全部为空白。
●1954年,华北电管局正式接管包头电业,包头电业汇入华北电网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
●1957年4月,包头供电所正式成立。
●1958年8月改称为包头供电局。包头第一座35千伏南排变电站建成,成为包头电网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包头第一座110千伏白云变电站建成。
●1960年,经呼包电网(蒙西电网的前身)局党委决定,成立包头供电局委员会。
●随着包头第一、二热电厂陆续扩建,包头地区电网持续发展,1973年包头市区形成110千伏环网供电。
●1978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包头麻池变电站投运。
●1980年12月,包头到呼市的220千伏呼包线建成,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220千伏地区电网正式形成。
●1987年,包头古城变电站建成,这是包头110千伏环网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内蒙古西部电网220千伏枢纽变电站。
●1988年,内蒙古自治区加快西部电源开发及西电东送通道建设,包头供电局重点建设220千伏系统,完善110千伏高压电网结构。先后投资20多亿元,包头电网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包头市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拉闸限电情况时有发生。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包头供电局按照原华北电管局实施的9511工程(至1995年11月底北京地区消除拉闸限电)的统一部署,从1993年开始打响了一场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攻坚战”。1994年,企业荣获“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在“9511”工程实施的4年中,包头供电局共建设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60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新增变电容量56.76万千伏安。到1996年,包头供电局一举扭转了地区缺电局面。
●1998年,在麻池变电站与古城变电部间又建了220千伏兴胜变电站,将原麻-古和麻-呼220千伏线路破口接入兴胜变电站。从此,包头地区形成了张家营变电站-兴胜变电站-古城湾变电站-麻池变电站-张家营变电站组成的220千伏环网。
●2001年,包头供电局创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企业”。
●2004年,包头供电局兴建了包头电网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包头500千伏高新变电站,极大地增加了包头电网受电能力和接待负荷能力,缓解了地区电网供电紧张局面。同年,包头售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2005年,包头供电局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06年,包头供电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7年,包头供电局售电量翻番,成为自治区首家突破200亿千瓦时大关的用电企业。包头供电局以“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售电量连续突破1000亿千瓦时的骄人业绩昂首迈进“十三五”。
●2008年,包头供电局在建局50年的历程中,连续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同级供电企业排名第一,一举晋级为“西部龙头”,跃居全国地市级供电企业20强,标志着包头供电局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又跃上了新的台阶,成为包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支柱。
●2010年,包头供电局完成500千伏包北2号变、高新3、4号变工程的施工任务,500千伏变电容量翻了一番,全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9.77亿元,包头电网迈出科学发展步伐。
●2012年,包头500千伏威俊变电站成为公司年内投产的唯一500千伏新建项目,为包头地区早日建成500千伏主网架,实现220千伏电网分区供电,地区早日实现升级换代打下坚实基础。
●2014年,包头供电局完成投资13.77亿元,全年投产工程21项。自治区、包头市重点建设工程百灵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系统按时投运,圆满完成该局民主变2号变扩建任务,实现国内二次设备对国外一次设备的完美控制,为包头地区老旧设备的升级换代迈出了关键一步。
●“十二五”期间,包头供电局投入资金47.3亿元,形成了以高新、包北、威俊、春坤山、梅力更五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以21座220千伏变电站双环网为布局的坚强网架。
●2016年,包头供电局党委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2017年,包头九原220千伏变电站工程荣获2017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同年12月15日,该工程再获殊荣,荣膺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奖,一举实现包头供电局国优工程“零”的突破。
●2018年10月15日,包头供电局最大单日供电量突破一亿千瓦时大关。12月31日,包头供电局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34.21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