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探讨

2019-01-06 06:16
甘肃农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西部农业产业甘肃

权 锦

甘肃省敦煌市良种繁育场,甘肃 敦煌 736200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结合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统筹协调,推进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三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甘肃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三大体系的内涵和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农业是一个包含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方面的有机整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于一体的、各产业融合协调、衔接有效、有竞争力、高效产出的综合产业系统,是衡量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区域农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农业生产手段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有机组合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衡量现代农业组织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主要标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农业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的问题,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农业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的问题,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则重在完善农业生产关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解决农业经营效益的问题。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地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尤其是甘肃的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现代农业生产设施供给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的比较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根据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在充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特色农耕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发掘丝路寒旱农业生产的潜力,构建、完善具有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二、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主要障碍

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很多。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优质土地资源匮乏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甘肃中西部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度短缺,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该区域处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端,境内多为黄土丘陵,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不足,加之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导致土壤肥料严重流失。此外,由于该区域多为高山坡地,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大规模的开荒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严重,自然条件的瓶颈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

(二)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地盐渍化有加重趋势

盐渍化除气候干旱所形成的原生盐渍化外,在甘肃西部的河西地区以及中部沿黄灌区,由于长年不科学的大水漫灌,土壤中大量可溶性盐分在强烈的蒸腾作用及土壤毛细管作用下使所含盐分的水上升到地表层,聚积而形成盐碱地,引起次生盐渍化。另外,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土壤有机质下降等,致使土地盐渍化有加重的趋势。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滞销严重

甘肃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许多地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道路多以土路为主、网络通讯和仓储物流设施等不配套。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又使得农民缺少与外界的交流,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接触到的信息较少,商品意识淡薄,经营理念落后,销售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滞销问题比较突出。

(四)劳动力资源流失,农村空心化严重

甘肃中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农村的以老人、妇女为主,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弱化。此外,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严重,农业生产经常出现季节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影响着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的对策

结合甘肃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代甘肃农业发展之路。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

甘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突出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甘肃由于地理地貌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发展以“牛、羊、果、菜、薯、药”为代表的“草食畜牧业、现代林果业、现代种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产业、中药材”等6大特色产业和具有区域优势的“小杂粮、油橄榄、百合、酿酒大麦原料、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的农业与畜牧业产品。充分发挥各区域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丝路寒旱农业构架,提高农业资源在空间上及时间上的配置效率。同时,要着力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探索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方式,逐步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与教育文化、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现代物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对策

甘肃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关键是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与创新和农业标准化战略。一是推进农业新技术集成应用,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全面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扩展全膜双垄沟播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提高农产品抗旱增产的能力;实施“灌水压盐、滴灌节水、秸秆培肥、残膜回收”、春秋灌溉排盐、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施用土壤改良剂、秸秆堆沤和机械粉碎还田等土壤有机质提升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减轻耕地盐碱化程度,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在综合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和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以生产绿色农产品为导向,致力于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保障人们对于绿色、安全、放心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

甘肃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在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锐意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一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家庭农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加大对专业种养大户和农村家庭农场的培育力度,引导和支持其发展壮大,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推进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二是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流转率,鼓励与支持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引导农民以入股、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集中,鼓励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大幅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系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猜你喜欢
中西部农业产业甘肃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