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雪琴
(靖远县畜牧兽医局,甘肃靖远7306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而在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是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农民缺少足够的食品安全意识等原因,导致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分析农村自宰自食动物现状以及有效策略。
一是目前没有完善的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法律法规。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家禽等动物需要在指定地点进行统一的检疫和屠宰,具体由各级政府部门逐一实施管理、落实统一检疫。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部分市、县区域对农村自宰自食动物实施统一检疫和屠宰,大多数地区还没有针对农村的家禽等动物实施科学、统一的检疫和屠宰管理,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旧为农村自宰自食状态,缺少对家禽的检疫管理;二是传统生活方式的遗留问题。我国历史悠久,农业更是在时代进步中得以蓬勃发展,而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和方式对农民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农民比较习惯和喜欢自宰自食动物。加之农民对动物检疫认识不足,缺少对家禽检疫的安全意识,部分家禽可能在饲养过程中体内存留大量毒素,如果长期食用会严重影响农民健康,引发各类疾病,甚至会威胁农民的生命安全;三是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队伍配备不足,也是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农村自宰自食动物行为的地方性法规,促使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进入法律范围。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民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思想理念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民对于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认识不足,更没有意识到检疫工作的法律性质,在自宰自食的过程中忽视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从农村的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农村发展的自宰自食管理制度,建立农村自宰自食食品安全应急制度,并以法律形式颁布使其发挥作用,完善《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动物检疫的认识,并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参与到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质量,还能够有效提高农村自宰自食动物的安全性。
针对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中的不足,可以通过加强对基层屠工管理的方式,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成效。一是结合农村自宰自食动物的真实情况,制定科学且有效的屠宰管理制度。由地方政府部门挑选具有屠宰资格的人员担任屠工一职,要求屠工有较高的责任心,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掌握动物卫生知识以及屠宰技术等,对屠工展开一段时间的培训,考核合格之后颁发相关的从业证书,并详细登记屠工信息,而后方可允许其从事此项工作,如果没有从业证书则不能参加屠宰工作。不可进行屠宰的牲畜范围为未经过检疫、检疫不合格、休药期曾经注射过药物、生病的牲畜或是没有免疫标志等;二是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需要严格按照其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执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建立完善的动物检疫工作制度,可以从检疫工作人员进入农村工作环境、建立动物检疫申报制度等方面开展工作,组建优秀的地方性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队伍;三是要提前上报检疫动物需求,确保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在检疫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检疫合格的动物出示相关证明,而对于不合格的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或是感染其他牲畜等。
近年来,为保证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农村自宰自食动物安全性,我国大力开展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动物检疫基础设施水平。但仍然有很多地方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满足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工作需求,也就不能保证自宰自食动物的安全性。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能更好的开展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能购买先进的动物检疫设备、为动物检疫工作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还需要学习动物检疫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才能保证基础设施发挥作用,提高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的价值。
从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现状出发,针对其现状采取法律规范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加强对农村自宰自食屠工的管理制度、强化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基础建设等针对性策略,改善农村自宰自食动物检疫现状,提高农村食品安全,并强化农民对农村自宰自食动物安全性的认识,以便进一步保证农村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