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自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全省第一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试点县以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立了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资金运营保障机制,重点推动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规模大户粪污处理设施和区域有机肥厂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2%,规模场粪污设施配套率和资源利用率达到86.03%。
针对千万散养户,着力推广“有机肥企业+养殖户”的一企多户模式。项目先期规划布局了6家有机肥企业,能够确保30公里半径内的粪污资源就近入场、全量转化。到2018年年底,江苏鹏鹞30万吨有机肥项目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农安镇新阳光、靠山镇丰硕、华家学海生物三家“扩能升级”改造的有机肥企业已全面投产,并与近800户养殖户签订了委托代转协议;成都天翔环境、万顺乡春江堰农业园区、华家镇虹桥农业等意向实施有机肥项目的企业正在洽谈推进中,预计2019年还能完成2家以上建设任务。
针对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引导养殖基地通过流转耕地或与临近耕地合作,打造“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牧原公司以黑膜沼气技术为主,对各个场区粪污实现了全量收集、全量转化。对发酵后的沼液通过近3.5万米的地下支农管网,无偿供应给周边近8000亩农田,沼渣则通过有机肥厂再深加工成有机肥。华正公司配备黑膜沼气池、固液分离机和发酵加工设备,将转化后的粪污资源全量用于自身场区已建设完成的8栋果蔬大棚。康大公司建设储粪场和三级沉淀池等收集设施,将干粪统一运送至有机肥企业进行加工转化,实现全量还田,通过国内最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其所产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针对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自行收集、自行转化的“微工厂”模式。引导鼓励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养殖场(户),提升其自身转化加工能力,实现粪污不出场就地转化。对产生污水较少的肉鸡、蛋鸡、肉羊等养殖场(户),引导其购置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粪污发酵设备,通过掺加秸秆、稻壳等农作物辅料即可在自家场地加工成有机肥半成品;对产生污水相对较多的生猪、肉牛等养殖场(户),提倡通过修建黑膜沼气池,以全封闭厌氧形式进行粪污转化,将转化后的沼液直接还田,沼渣加工成有机肥,所产沼气用于圈舍或沼气池核心区域冬季取暖。到2018年年底,全县以发酵罐、黑膜沼气、条式翻抛设备三个模式为主,按照“微工厂”标准,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养殖场(户)共43个,其中发酵罐模式15个,黑膜沼气模式13个,条式翻抛模式15个。
针对中小养殖户,大力推广“设施收集”模式。为体现整县推进和兼顾多数养殖户的原则,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不具备打造“微工厂”的养殖场(户),着重引导建设或完善储粪场、污水沉淀池或氧化塘、设置修建粪污收集箱等收集发酵设施,推动养殖户在全量收集粪污资源后,进行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并与邻近有机肥企业对接,实现肥料转化。目前,全县已完成建设的养殖户近400户,通过验收的有2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