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1-06 03:52王新惠张雅琳
农产品加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专业知识硕士

王新惠,张雅琳,刘 洋,潘 攀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0 引言

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硕士的目标就是为特定的职位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的需要。专业学位人才最重要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1-2]。美国推行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进行了推行,采用理论学习、企业实践和实习的相互交替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文化水平,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成都大学对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度。这种培养方式是延续了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联合培养,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境,主要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导师选择制度和创建多样性实践平台4 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1 采用“0.5+1+1.5”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注重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区分于学术学位硕士的必要环节,专业学位硕士应理论教学和专业教学并重,所以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是需要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3-4]。就目前的培养模式中,虽然采用的是“双导师”培养模式,但是并未具体规定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时间,实践时间多为暑假的某段时间,这样导致学生实践时间较少,甚至缺乏实践。可以采用“0.5+1+1.5”培养模式,就是在研究生入学后,先进行0.5 年的专业课程、公共课程、理论课程学习,然后再去企业进行1 年的实践锻炼,剩下的1.5 年进行毕业实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答辩。在实践期间主要是由企业和校外导师管理学生的学习和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0 年《硕士、博士专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所以应该采用专业+实践模式的培养方式,才可以提高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可雇佣性[5],所以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专业实践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 专业学位课程的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课程建设应该以专业和职业的需求特点为出发点,应该采取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6-7]。目前设有的专业课程较少,公共课程和理论课程较多,并且现有的专业课程知识涉及的内容都是大范围,并未将专业知识细化,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不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应适当增加专业课程和细化专业知识。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大部分是按课本进行授课,期末进行考核方式也多为写论文,这样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缺乏创新和独立的思考,可以在原有的模式上加入新的授课模式(如制作PPT),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阅读文献中的问题或者其他领域中值得科普的知识和其他学生分享,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归纳和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专业学位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学位课程应该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实际需求进行建设。专业知识应该是和实践相联系,这样才可以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

3 导师选择制度

“双导师”制度是延续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教师,分别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将校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目前,校外导师的选择制度是不完善的。首先,没有严格的校外导师标准,校外导师基本都是由自己的校内导师联系;其次,学生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校外导师;最后,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情况。这样就会存在校外导师缺乏时间管理学生或者校外导师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抵抗情绪等情况发生。在实践期间,校外导师也应该给学生进行实践评价,这样才不会导致实践环节是流于形式[8]。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严格筛选校外导师,并且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校外导师,制定标准的校外实践考核标准。

4 创建多样性实践平台

实践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是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所以实践平台的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实践平台多为合作企业平台,实践平台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的选择。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合作或者政府合作搭建多样性的实践平台,单靠单个校内导师搭建的实践平台是有限的,学校应该整合所有导师的实践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可以满足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践平台,如果在实践平台中有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也可以推荐到实践的平台就业,这样就实现了实践和就业的连接。学校也可以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将自己的专业发挥到实践中。在选择实践平台的时候,学校也应该对实践平台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及格的实践平台应及时取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实践,所以应该搭建多样性、高质量的实践平台,这样才能满足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需求。

5 结语

通过对成都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导师的选择制度和创建多样性的实践平台的分析,希望能完善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在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并重,专业知识应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校外导师的选择应该有严格的标准,学生对校外导师的选择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所学专业领域。希望以上的建议能为成都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能提供一些参考模式。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专业知识硕士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