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龟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9-01-06 01:44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物种养殖发展

程 娟 黄 勇

龟类是一种与恐龙同时代起源的古老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分布于世界各地。龟有很高的食用、药用、观赏、科研、文化等价值,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气的污染、人为无节制的滥捕乱杀、栖息地大面积的减少和破坏,野外自然状态下的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多龟类在野外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因此开展龟类物种的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势在必行。

我国民间养龟和文化传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华南、西南地区发展起来的家庭小规模养殖,但真正形成产业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养鳖业的下滑,龟类的养殖开始升温,并迅速形成迅猛的发展势头,可谓是厚积薄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养殖户几十万家,产品在市场流通的价值达千亿,养殖人员之广、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我国的龟产业已形成人工繁育、科研、养殖、销售、文化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但随着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龟类产业的现状

1. 产业技术体系不完善,科技支撑薄弱

物种的开发利用都需要进行一系列基础性的研究与分析,掌握它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结构、分布与栖息地生态、资源评估、人工养殖、病害预防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是开展龟类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基础。我国现有的一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研生产人员对极少数的龟如草龟、黄喉、黄缘的生理结构、生存环境、营养需求、病害防治、产品加工、文化宣传等进行了零星研究,但由于资金、技术、时间等方面的制约,他们的研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对一些濒危灭绝的龟类研究少之又少,人们是边养殖边研究边总结,理论研究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养龟业的健康发展和濒危物种的保护起不到应有的理论保证和技术支撑。

2. 部分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为保护拯救濒危野生物种,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同时国家又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人工繁育开发和经营利用活动,但这些行为需经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并办理相关的手续。目前,我国不少本土的龟类品种已列入国家省市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如地龟、闭壳龟类、海龟类、凹甲陆龟等,有部分养殖者未办理《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许可证》,存在非法人工繁育、养殖生产、买卖等经营活动;国内市场上的大部分外来龟种则通过非法手段入境,往往携带一些致病因子,对我国物种的保护、生态环境构成安全隐患,这些从业者存在非法养殖、非法经营的法侓风险。

3. 形成优势产业的品种不多

中国有淡水龟23种,但形成养殖规模的土著龟第一大品种是黄喉拟水龟,其中以南石金钱龟为主,分布于广东、广西,小青为辅广泛分布于全国,占据了养殖业的大半壁江山,第二大品种为中华草龟分布于全国,第三大类龟为花龟,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这些龟主要市场为大众食用和龟甲中龟胶的提取保健为主;三线闭壳龟、黄缘闭壳龟、金头龟、百色闭壳龟、潘氏闭壳龟这些国内高档名龟,野外几乎灭绝,主要以观赏市场为主,价格昂贵,主要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锯缘摄龟,四眼斑龟、平胸龟等其它品种,都有少量玩家养殖;国外引进的品种:巴西龟、鳄龟,前几年已被作为有害物种而禁止养殖,另外品种如斑点池龟、星龟、象龟、安南龟、苏卡达龟、亚洲龟等被作为食用龟和宠物观赏龟引进,有部分小规模养殖。

4. 外来物种对生态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

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由于龟类产业的高额利润诱惑和政策管理存在缺馅,部分人通过非法途径走私大量的外来龟入境如巴西龟、鳄龟、安南龟、斑点池龟等等,这些龟的适应力强、繁殖力强、杂食性、抗病力强,能够很快适应当地的环境,迅速扩大种群,挤压当地龟类的生存空间,使原有区域的土著龟类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形成其独霸的态势,破坏了生态环境中物种间的平衡。另外,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物种间的无序杂交,形成杂交污染,对我国土著龟类品种种质资源的纯正性保护造成很大的威胁,造成原有区域物种的基因混乱,这些外来物种如果管理不当,成为侵入性有害物种,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龟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 养殖模式有待完善创新

我国龟类的养殖模式有工厂化、集约化的养殖、仿生态养殖、庭院式养殖、楼上屋内养殖、常温养殖、加温养殖等等,如楼上屋内加温式养殖,虽然具有节约资源、美化环境、收益高效,管理上好操作等优点,但加温打破其生理规律,提高了生长速度,对龟的性腺发育极为不利,培育出来的龟不能作为亲龟储备;人们在饲料投喂和防病过程中,使用一些非法添加剂抗生素,龟的成活率是上去了,产量增加了,但其商品价值远远低于自然生长的龟,同时,因饲料的大量投喂,造成了养殖水的二次排放形成环境污染。再如,稻龟综合种养是目前比较成功的节约、高效新模式,它可以利用“一水两用,一地两用”二者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生产出百斤龟、千斤稻、万元钱的好效果,这么好的一个养殖模式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因地制宜的模式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给推广和产品质量保证带来了局限性,因此养殖模式要紧跟时代不断创新,符合节约环保高效的新理念。

总体来说,龟类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是大农业中的一个特色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是我国当前农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如果龟类产业的发展没有完善的科技支撑和长远规划,盲目开发和发展,势必引起龟类的种质退化、病害蔓延、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到龟类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建议与对策

1. 制定龟类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本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支持龟类产业的发展,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关的产业政策,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高校科研院所,对我国现有的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研,并总结出详实的调研报告,鼓励有关部门对龟类开展救护、养殖等公益性工作,深入开展龟类的生理学、生态学等基础性研究,建立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同国际上有关的动植物保护组织加强交流学习,建立深层次广泛的联系,禁止滥捕滥杀、交易,完善从业者的相关手续、证件,建立龟类资源自然保护区、原良种场,完善龟类种质资源体系建设,杜绝外来物种对于本土著种的侵扰和杂交,建立可复制龟类健康养殖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只有通过不断完善龟类产业体系的建设,这个产业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2. 推行绿色生态养殖,提升产品质量

模拟龟的自然生态环境,根据龟的生理、生态习性,设置合理的植被区、休息区、产卵区、水源区,科学地引种驯化,使龟较快的适应环境,减少应激反应,放养的密度科学合理,不能过大,根据龟的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营养结构的全价配合饲料,疾病方面做到生态预防、综合防治,在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拒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增加微生态制剂产品的使用,规范龟的用药,确立绿色环保的防治理念,有效减少龟类疾病的发生,保证龟的体质健壮、外型美观、品质上乘,这样的产品才具有食用、滋补、保健、药用观赏等方面的功效。大力推广稻龟综合种养、仿生态等先进养殖方式,提升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技术水平,积极探索绿色健康的养殖方式,树立生产精品的意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产品追溯等制度,着眼未来,打造出若干个家喻户晓的名牌企业。

3. 物种保护和适度引进

我国的土著龟种有31种,是生态环境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平衡的重要因子,但近年来因大量无节制的滥捕,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致使龟类的部分栖息地消失,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土著龟种的资源保护,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展很重要,保护是关键。扩大人工繁育是对龟类的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对物种群的保护,充分体现我国土著龟种的价值所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力争做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两不误。在保护本土龟类品种的同时,我们应对有一定观赏、食用、药用、保健功效的外来品种,经过严格的检疫措施,在可控的区域内驯化饲养,充分了解其生理、生态习性,掌握养殖、繁育、营养、病害等基础性知识,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后,适度少量的引进,一定不能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大量引进所谓的“新”“奇”“大”品种,大肆炒作跟风,应当理性投资,理性养殖,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龟类产业。自然界很多龟可以相互杂交产生后代,因此一些从业者热衷于其杂交,培育出所谓的“新品种”,这是对物种养殖和种群资源保护的一种伤害,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失去了原有物种的特有属性,失去了它的多元经济价值,自然就失去了它的市场地位,杂交可能造成原有种群基因混乱,为原种保护埋下安全隐患,同时,产生的后代会出现遗传性状分离或遗传漂变导致种群退化。

4. 强化龟类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龟在食用、滋补、保健、药用、观赏等方面用途广泛,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而解决龟类人工繁育与生态集约化养殖技术是推动产业化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在其产业发展中应注重实施品牌经营战略致力开拓市场,树立精品意识,争创品牌;综合开展龟类产品的深加工,开创生产营养保健食品:龟苓膏、胶原蛋白肽饮品、保健酒、龟仙茶等,中医药品:龟板胶、龟甲散、龟鹿胶囊、再造丸等等多种产品造褔人类,提高龟类产品的附加值;对于那些外形美观形态可爱的龟可作为宠物进行开发,行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在做好一、二产业的同时,我们可结合乡村旅游文化展示、青少年教育、餐饮美食和养殖体验等活动相结合,拓展和丰富龟文化内涵,延长产业链,把第三产业做的红红火火,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物种养殖发展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