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珊,肖荷霞,徐玉鹏,毛彩云,阎旭东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国家每年种植青贮玉米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1],2016年欧洲种植青贮玉米614万公顷,其中,德国种植214万公顷[2]。我国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饲草料种植并大量青贮,是解决北方冷季饲草短缺的有效方式。根据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可因地制宜适当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3~6]。2016年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05万公顷,2017年我国新增青贮玉米及粮改饲面积66多万公顷,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47万公顷,但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仅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0%,与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极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1世纪我国畜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粮改饲”政策。青贮玉米是牧草产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发展青贮玉米产业是促进我国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响应国家规划、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动力。发展青贮玉米是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的有效措施,又能有效缓解人畜争粮的问题[7]。我国青贮玉米发展空间很大。目前,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7%~8%,预计到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到2035年可达666万公顷,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0%,市场前景广阔。据全国畜牧总站统计,2017年种植青贮玉米较种植籽粒玉米每公顷增收5220元,种植面积按134万公顷计算,仅种植一项增加效益70亿元。
(1)选择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未审定品种在成熟期、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适应性、抗病性、抗倒伏等方面没有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综合评价,盲目种植有可能造成大幅度减产,带来风险[8]。
(2)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选择生育期过早的品种,会浪费光热资源,不能获得较高的干物质产量;选择生育期过晚的品种,会显著降低品质。与收获籽粒不同,“双30”是青贮玉米的重要品质指标: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在30%左右时是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期,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在30%时是最佳收获时期。
(3)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由于气候的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要进行多年多点试验,选择在不同环境下都具有较高产量水平和营养品质的玉米品种。
(4)选择抗病耐病的品种。病害是造成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上一定不能选择对病害高度敏感的品种。不同地区主要病害的种类和发病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不同选择抗不同病害的品种。
(5)选择持绿性好、生物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与适宜机收籽粒品种相反,叶片持绿性好是青贮玉米的重要品质指标。持绿性好品种有以下优点:有利于延长刈割期,具有良好的适口性;生物产量高,可提高种植效益;品质好,可有效减少精料的添加,降低养殖成本。
(1)适期播种。春播一般在土壤5~10 cm的温度稳定在10℃时进行,适宜播种温度下,要力争早播。若覆膜播种种植,可提早10 d左右。夏播则季节性较强,既要保证前茬作物的充分成熟,又要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所以要抢时播种,以争取更多光热资源,同时还能利用前茬作物的水分、养分资源[9]。
(2)选地与整地。青贮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生物产量高,需肥水多,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有利于获得高产。播前精细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9]。
(3)合理密植。青贮玉米为保证生物产量,一般播种密度大,但要适宜,应该以品种特性、土壤养分情况因地制宜;同时要以品质能否达到“双30”目标来确定,最好先做密度试验,一般留苗密度6.75万~9万株/公顷[9]。
苗期管理同一般玉米大田管理。播种时施复合肥600~750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25~300 kg/hm2。青贮玉米需水较多,拔节与授粉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涝以免发生大面积倒伏而减产[10]。
青贮玉米适期收获非常重要,一般在吐丝20 d左右蜡熟期收获,干物质含量在30% ~35%,淀粉含量30%以上,此时营养物质和植物学产量最高。乳线下移至1/2~3/4阶段为最佳收获期,因此收获前要仔细观测乳线位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