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9-01-05 01:45:10彭细峰蔡玉莲邓江涛姜文浩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活动期受检者程度

彭细峰,颜 坚,蔡玉莲,邓江涛,黄 薇,姜文浩

0引言

临床普遍认为,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免疫性疾病,其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存在紧密联系。目前,TAO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项研究表明,黏附分子及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变化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1-2]。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有学者认为黏附分子在TAO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眼眶部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属于TAO产生的重要因素,而血清黏附分子浓度升高则被认为是人体白细胞及内皮细胞损伤或被激活的标志[3-4]。本研究以120例TAO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TAO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2016-08/2018-03收治的TAO患者120例,其中男53例,女67例,年龄18~68(平均51.38±5.26)岁,病程0.23±0.04a。参照临床活动性评分(CAS)标准分为活动期组(CAS评分≥4分,68例)和非活动期组(CAS评分<4分,52例)。参照TAO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分为轻度组(38例)、中重度组(45例)和极重度组(37例)。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显示双眼多条眼外肌表现为肌腹肥厚[5];(2)有眼睑回缩及眼球突出症状[6];(3)甲状腺功能障碍或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4)首次发病,病程≤0.5a。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眼科疾病;(2)恶性肿瘤患者;(3)伴随感染性疾病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4)拒绝参与本研究者。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其中男39例,女51例,年龄18~65(平均50.94±5.37)岁。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入组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采集所有受检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基本资料,并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10min后,取上层血清,采用EP冷冻管分装,并放入-80℃冰箱中储存备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样本中sICAM-1、sVCAM-1水平,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美国R&D公司)说明书进行,采用全自动酶标仪(Multiskan MS,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于450nm波长处检测各孔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sICAM-1、sVCAM-1水平。

2结果

2.1不同临床活动性分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相关资料的比较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CAM-1:t=23.895、29.781,均P<0.01;sVCAM-1:t=31.063、38.625,均P<0.01),但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1、0.123,P=0.696、0.902),见表1。

2.2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相关资料的比较轻度组、中重度组、极重度组、对照组受检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活动性分期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比较参照临床活动性评分(CAS)标准将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患者分别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非活动期患者分别与对照组受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CAM-1:t=0.150、0.220、0.197,均P>0.05;sVCAM-1:t=0.122、0.148、0.178,均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sICAM-1:t=9.225、14.752、16.684,均P<0.01;sVCAM-1:t=13.604、19.418、19.628,均P<0.01)和对照组(sICAM-1:t=14.979、22.813、27.825,均P<0.01;sVCAM-1:t=24.032、32.570、34.755,均P<0.01)。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见表3。

2.4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与不同临床活动性分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02、0.095,P=0.135、0.167);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5、0.824,P=0.005、0.002)。

3讨论

目前,TAO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为眼眶之中无淋巴器官,故相关研究主要分析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在TAO发病中的作用[7-8]。sVCAM-1和sICAM-1均为人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多种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含有sICAM-1和sVCAM-1,其通过配体-受体结合模式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sVCAM-1和sICAM-1主要介导人体白细胞识别、转导、黏附过程,白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可以黏附方式引发相应级联反应,从而参与免疫系统调节[9-10]。关于血清sICAM-1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学说:(1)人体细胞膜表面产生成熟细胞间黏附分子1,然后在细胞膜结合处经蛋白水解,膜外部分脱落进入血液,最终形成sICAM-1;(2)人体内编码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通过剪切方式消除编码跨膜区域与胞内区碱基后,直接翻译释放出sICAM-1。研究发现,人体病变组织部位产生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有其独特类型,其进入血液成为sICAM-1,并与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配体结合,从而刺激淋巴细胞,促进静息与未激活状态免疫活性细胞快速黏附于病变部位,起到定靶作用[11-12]。如果淋巴细胞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靶器官,则该部位sICAM-1会以与淋巴细胞表面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结合方式,对淋巴细胞释放膜信号,实现跨膜游出[13-14]。

表1不同临床活动性分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相关资料的比较

组别例数男/女(例)年龄(x±s,岁)病程(x±s,a)BMI(x±s,kg/m2)sICAM-1(x±s,μg/L)sVCAM-1(x±s,μg/L)活动期组6830/3850.96±0.580.23±0.0322.15±2.34275.12±28.36451.76±46.53非活动期组5223/2951.73±5.240.24±0.0422.50±2.38167.24±18.25230.65±24.70对照组9039/5150.94±5.37-22.74±2.41166.03±17.48230.12±24.61 F/t/χ20.0150.6201.5651.191572.8831014.344P0.9930.5390.1200.306<0.01<0.01

注: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表2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与对照组受检者相关资料的比较

组别例数男/女(例)年龄(x±s,岁)病程(x±s,a)BMI(x±s,kg/m2)轻度组3816/2250.28±0.360.23±0.0422.23±2.37中重度组4520/2551.80±5.290.24±0.0422.48±2.40极重度组3717/2051.74±5.040.24±0.0522.35±2.34对照组9039/5150.94±5.37-22.74±2.41 F/χ20.9910.9410.6920.508P0.1290.4220.5030.677

注: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组别分期例数sICAM-1sVCAM-1对照组90166.03±17.48230.12±24.61轻度组38活动期23232.86±24.57390.12±40.58非活动期15165.30±17.42230.96±24.65中重度组45活动期25269.12±27.35b456.38±46.90b非活动期20165.08±17.49231.02±24.67极重度组37活动期20307.58±31.24b493.68±50.12b非活动期17165.12±17.51231.28±24.69 F309.545544.232P<0.001<0.001

注:对照组:健康体检者。bP<0.01vs轻度组活动期。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受检者血清中可检测到sICAM-1、sVCAM-1,表明正常人血清中含有sICAM-1、sVCAM-1。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促进黏附分子表达增加,明显提高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含量,故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的检测结果可作为TAO病情评估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期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且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这与张晓斌等[15]研究结论一致。表明活动期患者眼部及甲状腺局部组织产生了明显炎症反应,诱发黏附分子大量生成,而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趋于正常,可能是由于非活动期患者炎症细胞浸润逐渐消退。此外,我们发现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极重度组>中重度组>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提示对于活动期TAO患者而言,随着病情程度增加,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升高,表明活动期患者免疫病变活动可对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产生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与赵勇[16]研究结论相符。表明非活动期TAO患者病变程度对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无显著影响,而活动期病变程度加剧,会引起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明显升高。

综上,随着活动期TAO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亦显著升高,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辅助TAO的诊断、分期分级及疗效评估。

猜你喜欢
活动期受检者程度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幸福家庭(2020年15期)2020-11-23 01:54:56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断块油气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