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清
(吉林省洮南市蛟流河畜牧兽医站137100)
对种公羊必须精心饲养管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就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各地采取的效技术措施,并简要论述了种公羊科学利用需要注意的事项,对种公羊饲料的营养要全面,要求常年保持种公羊中上等膘情才能保证其精液品质,最大化的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种公羊是发展养羊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对羊群的生产水平、产品品种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代养羊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其对于种公羊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笔者将对其饲养管理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如下所示。
非配种期种公羊饲养管理以维持和恢复良好的种用情况为主要目的。通常情况下,种公羊结束配种工作之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其身体状况会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如有的种公羊免疫力下降,还有的种公羊在一段时间内食欲不振。为了使种公羊的身体状况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种用状态,就必须要结合种公羊的实际健康状况,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在饲养种公羊时,要注意配种工作结束之后,不能立即改变日粮喂养方法,如认为配种结束了,种公羊应当发挥的作用消失了,因此,减少日粮供应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于种公羊身体恢复。所以一般在结束配种的1~2个月内,种公羊的日粮与配种期也应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具体供给过程中,也可以结合种公羊的实际身体状况决定,如可以适量增加优质青干草或其他青饲料的比例,循序渐进的将日粮供给恢复到非配种时期。
此外,不同地区的种公羊在饲养管理时也存在有细微差异,近些年来,由于地球处于温暖时期,牧草的生长期变长,枯草期变短,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市场上销售的饲料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羊群的繁殖季节虽然主要集中在春秋时期,但由于技术进步,人工发情也已经实现,部分地区的母羊甚至可以全年发情配种。因此,其对种公羊的品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进行饲养管理时,必须要注意保证种公羊全年日粮供给营养的均衡性。一般在非配种期,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做好放牧工作,加强种公羊运动,以外,还可以适当的喂养精料和干草,以达到养精蓄锐,保证种公羊品质的目的[1]。
处于配种期的种公羊将会消耗大量体力,在饲养管理时,必须要结合种公羊的实际配种任务或者是采精次数调整饲料补给方案。在养殖时对配种任务比较繁重的种公羊来说,为了保证其配种质量,可以每天补给0.5~1.0kg的混合精料,喂养1~2个生鸡蛋,补充种公羊体内的蛋白质,这样也能有效保证种公羊精液质量。
同时,对配种期种公羊的管理必须要严肃对待,不仅需要从营养供给方面加强管理,同时其他细节的管理也十分重要,
在进行饲养管理时,可以结合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表,记录种公羊饮食、饮水、运动、疾病发生次数等基本情况。同时,还需要做好羊舍的清洁工作,要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清洁粪便和污水等,保证种公羊饮水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洁食槽,防止疾病传播。
再次,要注意做好人工授精工作,合理控制采精次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种公羊的人工授精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在应用该项技术时,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首先,在准备人工授精之前,要在正式授精的1~2个月调整饲养方式,适当增加混合精料的比例,保证精液质量。其次,注意适当地对羊群进行采精训练,避免在采精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种公羊受伤。最后,采精次数的控制也极为重要,在采精时需要结合种公羊的生长日龄、体质状况和种用价值等科学合理的判断种公羊的采精次数,需要注意不论体质多么健壮的种公羊采精次数都不能过于频繁,这样可能会使其过度劳累,体内养分消耗过快,进而造成种公羊早衰[2]。
最后,季节的变化也会对种公羊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如夏季温度比较高,种公羊食欲有所减退,运动量减少,其精液品质会有所降低,在这个时节,尤其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可以尝试将种公羊迁移到干燥、凉爽的养殖场,保证羊舍通风良好,注意防暑降温,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总之,种公羊对养羊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羊群的整体品质和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做好种公羊饲养管理工作,保证种公羊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优良的精液品质,提高种公羊品质,对我国养羊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该项工作的开展与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