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土鸡马立克病的防治

2019-01-05 23:21沂水县农业农村局贺娜
农业知识 2019年15期
关键词:土鸡致病性病鸡

文/ 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贺娜

马立克病(简称MD)是由马立克病毒(简称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和增大,肢(翅)麻痹,性腺、虹膜、肌肉、各内脏器官、皮肤等处发生肿瘤。本病虽有多种疫苗可用于预防,但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危害养鸡业尤其是放养土鸡的重要疾病之一。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病毒特征:MDV有3个血清型:(Ⅰ型、Ⅱ型、Ⅲ型),只有血清Ⅰ型对放养土鸡有致病性;血清Ⅱ型为非致病性的;血清Ⅲ型是指火鸡疱疹病毒,对鸡无致病性,但却是用于制备预防MD的有效疫苗毒株。病毒有裸体粒子(核衣壳)和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两种存在形式,前者有严格的细胞结合性,离开细胞其致病性即显著下降或丧失,在外界环境中生存活力很低;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膜附近或者核空泡中,多数是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非细胞结合性,可脱离细胞而存在,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本病的传播方面起重要作用。有囊膜的完整病毒MDV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但不耐热,22~25℃可保存48小时,60℃以上1分钟即能全部死亡;常用消毒药都能将其杀死。

易感动物:本病的易感动物只有禽类,主要是鸡、火鸡、山鸡和鹌鹑等,多发于2~5月龄的鸡,发病高峰在100日龄左右,母鸡的易感性高于公鸡;其他禽类品种少见感染。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吸入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的羽毛、皮屑、灰尘等污物,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饲料、饮水经消化道入侵。种蛋污染MDV后,可增加雏鸡感染本病的机会,但不经种蛋垂直传播。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一般有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四种临床表现,以神经型和内脏型多见。

神经型:主要侵害周围神经(坐骨神经、臂神经)。侵害坐骨神经时,引起腿麻痹,病鸡步态不稳,一条腿前伸,另一条腿后延,呈“劈叉”姿势;侵害臂神经时,两翅低垂。侵害其他周围神经时,病鸡表现头颈歪斜或下垂、嗉囊麻痹或扩张等。

内脏型:常见于50~70日龄的鸡,缺乏特征性症状,主要表现精神委顿,不愿吃喝,不爱活动,羽毛松乱,鸡冠苍白、皱缩,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鸡体进行性消瘦,腹部膨大下垂,脱水昏迷,直至死亡。

眼型和皮肤型:鸡马立克病眼型病例少见,皮肤型病例偶见。眼型病鸡瞳孔缩小,虹膜边缘不整,颜色灰白,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导致觅食困难;皮肤型病鸡仅在屠宰后的胴体上可见毛囊肿大或皮肤结节,影响产品质量,对放养土鸡生长发育并无大碍。

三、防治

生物安全措施要配套:放养前就应精心设计严密的生物安全计划和程序,使用围栏是许多地方放养鸡惯用的做法,用于防止放养鸡逃跑、人和动物进入;条件允许时,把围栏改成围墙。加强放养鸡场地环境卫生、消毒、驱虫等工作,坚持自繁自养,重点加强孵化全过程的卫生与育雏鸡舍的消毒,严防雏鸡早期感染MDV。一时不能自繁自养的鸡场,在引进鸡苗时,必须到正规的健康种鸡场购进,防止在购入鸡苗的同时将病毒带入鸡舍;放养土鸡场内实行全进全出,一时不能全进全出的,雏鸡和成年鸡也要分开饲养;一旦发生MD病,清除感染场地内所有的放养土鸡,将鸡舍清洁消毒后,空置数周再引进新雏鸡。

必须重视疫苗接种:目前,接种疫苗仍然是防控MD的主要手段。当前,不管是进口的疫苗还是国产的疫苗,均不能抗感染,但可防止MD发病。由于鸡羽毛上的灰尘存在于放养鸡的每一个所到之处,因此雏鸡一出壳就应立即接种马立克病疫苗,并且放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饲养。(1)鸡马立克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FC-126株)。FC-126

株为来源于火鸡的血清Ⅲ型病毒,对鸡完全无致病力,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预防马立克病的疫苗。为避免早期感染野毒,须在雏鸡1日龄时接种,1~2周后就能产生免疫保护力。(2)鸡马立克病“814”弱毒疫苗。鸡马立克病病毒Ⅰ型“814”疫苗株为自然弱毒株,使用效果良好;疫苗需液氮中保存,使用时从中取出并快速放入38℃温水中融化,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稀释。

处置: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放养鸡群一旦发生马立克病,应立即全群淘汰,放养场地彻底清理消毒,闲置2个月以上,再经严格消毒后重新进鸡放养。

猜你喜欢
土鸡致病性病鸡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呼吸道病治疗注意事项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土鸡的十大生活习性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