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无土养殖大鳞副泥鳅试验 小 结

2019-01-05 22:31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全池泥鳅苗种

张 静

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的鱼类,俗名大泥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土著品种。由于大鳞副泥鳅个头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效益高等特点,目前,南北方都有养殖。为了探索大鳞副泥鳅更多的养殖模式,我单位于2018年在我市淡水鱼种场高桥试验基地进行了大鳞副泥鳅的无土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本次试验小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养殖池的选择与设置。试验地点为市属鱼种场,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四周无污染;水质要优良,水源要充足,且进排水方便;试验池塘为一土池改造而成的水泥池,池塘规格为长15m、宽10m、深1m。为了便于进排水,进水口设在池壁上方向池中间延伸约50cm;排水口设在池底,为了便于排污,池底向排水口方向要呈坡度。本次共设置试验池5个。

2.人工鱼巢的设置。由于泥鳅有避光的习性,所以,泥鳅无土养殖要采取遮阳避光措施。常见的遮阳避光措施有:特制带孔混凝土块或带孔的木块、带孔塑料泡沫、投放废旧轮胎和栽种水草等方法。为了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易于管理,本次试验人工鱼巢,我们采用的是投放废旧自行车外胎,具体方法:先清洗,再消毒,后摆放。将收集来的废旧自行车外胎整理好,清洗干净;消毒采用的方法是用30~4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法;最后将废旧自行车外胎均匀摆放在池底,要求轮胎摆放成20~30度角倾斜,摆放密度为5只/m2。使用废旧自行车外胎作为鱼巢,其优点一是遮光性能好,柔软性强;二是个体小,便于操作和清理,是比较理想的人工鱼巢。

(二)方法

1.放养前的准备。在泥鳅苗种放养前10天,养殖池中加水至30cm,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做消毒处理,等待苗种投放。

2.苗种的选择。由于大鳞副泥鳅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土著品种,所以本次试验的苗种为本地野生人工诱捕的苗种。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体表富有粘液,体色多呈桔黄色或青灰色。在苗种运输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严防苗体受伤。

3.苗种的投放。 本次投苗时间为 6月10日,苗种规格为7~8cm,投放数量为60000尾。苗种入池前用3% 食盐溶液浸浴5分钟后分别放入5个试验池,放养密度为80尾/ m2。需要注意的是投放时要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刮风、下雨、气压、气温低时不宜投放苗种。

4.饵料的投喂。本次养殖中的饲料采用的是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投饲原则是坚持“四定”原则。正常情况下每天投喂两次,分别是上午8-9点、下午4-5点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4%~8%;在泥鳅生长旺季还要增加投喂一次和适当的加大投喂量;每次投喂要以在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还要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及泥鳅采食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如早晨雾重、下大雨等,适当推迟投喂时间;水温高于30℃或低于12℃时不宜投喂。

5.水质调控。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严格对水质进行监控,使水质呈中性或微酸性,水色始终以淡绿色为宜,并定期监测水中溶氧、pH值、硫化氢、氨氮等有毒有害气体,使水质始终保持肥、爽、清、新,没有异味、异色。由于试验水泥池塘不大,在夏天泥鳅生长旺季,气温较高时,要加设遮阳网,做好遮阳隐蔽工作,同时还要经常加注新水来降低水温。

6.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池,观察泥鳅的活动状态、吃食情况、池中水质、水色的变化等 ,详细的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意鳅池的周边环境卫生,勤除杂草、敌害等,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鳅,以免破坏水质,严防投喂变质的饵料。

7.病害防治。在整个养殖中,采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对泥鳅定期检测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并定期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养殖工具等也要保持清洁,每次使用前作好消毒;保持池中水质清新,经常加注新水;在饵料中定期加入中草药、大蒜素等以提高鳅体的免疫力和增强鳅体的抗病力。本次试验中没有大的病害发生,整个养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仅有少量的水霉病、打印病和烂鳍病。防治方法,水霉病: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打印病:溴氯海因0.15~0.20g/m3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烂鳍病:聚维酮碘0.45~0.75g/m3全池泼洒1次,隔日再用1次。

二、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从6月10日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共计142天。泥鳅平均体长25cm,最大个体32cm,平均体重达到0.13kg,最大体重0.2kg,成活率75%。共收获大鳞副泥鳅5850kg,售价40元/kg,产值23.4万元,利润 8万元。

三、分析与讨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我地区采取无土养殖方式进行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是可行的,试验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试验效果。

1.大鳞副泥鳅无土养殖模式的优点,一是人工鱼巢采用的是投放废旧自行车外胎而不是泥底,不但起捕效率高,而且养殖的泥鳅品质比在泥底池塘中养出来的要好,无异味;二是养殖密度是普通泥底的3~4倍。

2.养成商品规格的大鳞副泥鳅的生长周期一般为5~7个月,由于我们东北地区生长期只为5个月左右,因此,要想当年养成商品规格,一是提前放苗,可提前到4月末5月初;二是要投放大规格苗种;三是饵料品质要好;四是要加强管理。其它水产养殖品种也是这样。

3.大鳞副泥鳅是我地区的土著品种,不仅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脂肪少,还具有抗病力强、易养殖等特点。本次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无土养殖方式进行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是可行的,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预期的试验效果,该模式可以在我们北方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全池泥鳅苗种
泥鳅笼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捉泥鳅
捉泥鳅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水霉病的预防与防治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