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斌 南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针对虫害,农药中的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成分,对害虫的神经系统和中枢组织的活动进行抑制,对正常的神经传导产生影响,从而实现对虫害的防治[1]。利用农药的这一特性,通过对上述两种成分的检测可对食品农残量进行确定。这种检验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样品数量较多的检测以及现场检测等,目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另外此检测技术不需要采用昂贵的器材,成本较低,但不足之处在于检测灵敏度不高。
生物传感器将农药免疫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通过固化生物体本身或生物体成分构成的敏感元件,组成位于敏感层的传感器,样品和敏感层结合后可转换出物理和化学信号。其中固化的生物体成分有抗体、酶等,生物体本身主要有微生物和生物细胞等,此检测技术具有较多的分类方式,根据换能器种类以及生物敏感材料可分为免疫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等。目前此检测技术在敏感性、稳定性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要求,能够使食品检测样品的检测效率大幅度提高,使检测技术的自动化、现代化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另外对样品的要求较宽松,且多次使用,技术成本较低,其应用范围较广[2]。
此检验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与光谱测量技术相结合的红外光谱技术,以及荧光光谱技术[3]。目前普通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污染小、检测速度快、样品被破坏的程度较小等优势,此检验技术可以直接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光导纤维技术的引入,使仪器的灵敏度得到提高,有着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农药存留物会在激光照射下产生荧光,不同农药会产生不同的荧光频率和分布,利用激光对农药留存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浓度进行判断,这种检验技术具有重现性好、检测速度快的优势[4]。
有机磷农药主要由二硫代酸酯、磷酸酯等组成,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这些组成成分会发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分解,主要有醇和磷酸两种物质。在此检验过程中,利用有机磷农药的氧化还原特性,通过检测液颜色的变化进行农药残留物的检测。这种检验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酶的不稳定性,但其不足之处是容易受到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农药残留中所含农药品类较多,化学结构也各不相同,极性差异较大,对于农药残留有时还需要进行代谢物质或有毒转化物质的检测[5]。同时随着农药种类和产品的增多,对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此检验技术主要通过对农药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析,对有害农药成分进行检验。此技术作为经典的检验技术,能够实现几十种乃至上百种有害农药成品在同一时间内的检测,其灵敏度、公正性和准确度较高,因此在食品残留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辨质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的飞跃发展,可以实现食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非靶标筛查,相比传统三重四级杆,有着质谱干扰小、准确、高效、灵敏度更高的优势。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离子源(APGC源、DESI源、MALDI源等)也逐步应用于农药多残留及代谢组学、暴露组学的研究。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也备受大众的关注,残留检验技术在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中,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为了适应目前高效农药使用增多的情况,检测技术也加大了研究力度,尤其是高效的前处理技术,以满足食品残留检测需要,使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和检测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