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非洲菊鲜切花大棚保护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9-01-05 18:16:02上海市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201109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上海地区老叶花蕾

李 彪 (上海市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 201109)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Bolus)俗称扶郎花,属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南部,我国是世界上非洲菊栽培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非洲菊花色艳丽、丰富,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且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周年开花不断,通常每株可生产20~40 朵花,且花朵较大,直径一般在8~12 cm,故可用于鲜切花、盆栽及庭院装饰等,非洲菊也成为国内四大鲜切花之一。

目前,上海是我国非洲菊鲜切花的重要消费地及栽培地之一,以奉贤区、金山区、浦东新区、松江区、闵行区、青浦区为主要种植区,全市常年非洲菊种植面积约在533.33 hm2,鲜切花年产量在10亿枝左右。为进一步促进上海地区非洲菊产业发展,笔者经多年研究,总结了一套上海地区非洲菊鲜切花大棚保护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相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相关种植单位参考借鉴。

1 种苗选择

应选择由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的、且经一定时间(通常2~3 个月)炼苗驯化成功的优良非洲菊种苗(简称组培苗),且要求种苗有叶片6叶以上、苗高15 cm 以上、无病虫害。避免采用由种子播种繁育的种苗(此类种苗移栽后一般需6个月以上才能开花,而组培苗移栽后只需3个月左右便可开花)和采用由扦插、分株繁育的种苗(这两类种苗经常携带病毒和虫卵,会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与开花,导致花色暗淡、花朵小、开花不良、切花质量差、产量低等)。

2 整地做畦和种苗移栽

2.1 整地做畦

由于非洲菊在大棚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周年开花不断,叶片多而生长快,需肥量较大,因此,种植田块必须施足基肥,以满足其正常开花和生长的养分需求,一般每个标准大棚(宽6~8 m、长30 m)施腐熟有机农家肥800~1 000 kg 或有机发酵肥500 kg、NPK 三元复合肥100 kg。施肥后用拖拉机深耕30 cm 并耙细,然后做畦,一般每个标准大棚做3 畦,采取深沟高畦,每畦宽1.6 m,沟宽30 cm、深50 cm。

2.2 种苗移栽

非洲菊种苗移栽时间以春季3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最适宜,以秋季9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次适宜。移栽时种苗笔直浅栽,注意须将种苗的根茎、心叶稍露出地面,否则容易造成烂心。每畦栽3行,株距20 cm,每棚栽1 300 株左右,栽后及时浇足活棵水。

3 肥水管理

3.1 施肥管理

非洲菊在大棚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周年开花不断,营养消耗大,须不断追肥补充养分;同时,非洲菊吸收养分以N、K 元素为主。因此,一般在2 月至12月上旬,需每隔1~2个月追肥1次,每次每个标准大棚施尿素20 kg、硫酸钾15 kg 左右,以促进非洲菊叶片茂盛、花枝粗而长、花朵硕大。施肥需兑水溶解后施入,可条施、沟施、穴施,避免直接将肥水施入叶丛中,防止心叶及花蕾损伤腐烂;有条件的种植户可采用滴灌施肥方式。此外,非洲菊需每月根外追肥1 次,叶面喷洒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溶液即可。

3.2 水分管理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其中春季掌握在70%左右、夏季掌握在65%以下、秋季掌握在65%左右、冬季掌握在70%左右。大棚内浇水以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为原则,如遇夏秋季高温干旱,须沟内灌水并渗透至畦面,但切忌漫灌。

4 光温调节控制

4.1 光 照

非洲菊对光周期不敏感,但要求光照充足,每天有12 h 以上的光照才能生长良好、花枝产量高、质量好。上海地区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较适合非洲菊生长,一般无需进行特别的光照处理。6月—8月盛夏季节,高温强光,会灼伤叶片及花瓣,故如遇30 ℃以上的高温强光天气,需用75%遮光率的黑色尼龙遮阳网自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遮光处理。冬季如遇低温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会导致花枝显著减少且花色暗淡,应在大棚内加装100 W 灯泡,在天暗后进行补光,一般每个标准大棚应拉3 条电线,每隔2 m安装1 个灯泡,即可有效解决光照不足的问题。

4.2 温 度

非洲菊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0 ℃以下会受冻害,35 ℃以上花蕾、花朵、新叶会被灼伤。上海地区3月—5月,大棚内温度掌握在20~25 ℃。6 月—8 月,尤其是7、8 月的盛夏高温不适合非洲菊正常开花,需根据天气情况采取通风、遮阳、喷雾、沟内灌水等措施降温至30 ℃以下,以保证非洲菊正常生长及开花。9 月—11 月的秋季,大棚内温度在25~28 ℃,须加强通风,避免棚内温度和湿度过高。12月至翌年2月的冬季,上海地区气温较低,最冷的1 月极端气温有时在-6 ℃以下,易造成严重冻害,须做好防冻保暖措施,一般可先在大棚内离顶部80 cm 处安装塑料薄膜内胆,再在棚内四周竖铺稻草帘,最后在每畦地上搭建塑料小环棚,通过三层膜的保护可有效抵御寒冻,促使棚内温度提高10 ℃以上;有条件的种植户可用燃油、燃煤加温机等加温,则效果更好,但生产成本会相应提高。

5 疏叶疏蕾

5.1 疏除早期花蕾

种苗移栽50 d 后,会从叶丛中长出花蕾,此时植株尚小、叶片少、养分积累不多,而花蕾生长会消耗大量养分,使幼苗长势衰退,严重影响植株生长,达不到长期优质高产的目的。因此,应及时摘除早期花蕾。

5.2 摘除老叶

非洲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生长快而多,通常每株植株每年可长叶片10张以上,且叶片寿命相对较长。同时,经过数月生长后,基部老叶会沾染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且会滋生或寄生多种害虫,如蚜虫、叶螨、潜叶蝇、白粉虱等,从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此外,老叶还会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对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不利。因此,对投产后的非洲菊,需每年摘除老叶1~2 次,以促进新陈代谢。具体方法是:用手将基部老叶连同叶柄摘除,数量约占整株叶片数的1/3~1/2,每株只留5~6 张功能叶;摘叶时间宜选择在春季5月或秋季9月进行;摘下的老叶须带出大棚并集中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6 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6.1 病 害

在上海地区,非洲菊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等,前3种病害属真菌性病害,后1 种病害由病毒侵染引起。

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1)加强农业防治,如加强大棚通风、调控好棚内温度和湿度、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老叶及病叶,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2)植株一旦发生真菌性病害,应立即使用高效广谱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治。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百菌清、退菌特、代森锰锌600倍液,多菌灵、烯唑醇、噻菌铜、粉锈宁1 000 倍液等。喷药时应注意避免把药喷到花朵上,以防药液灼伤花瓣或药液残留,从而影响花质和美观。

因病毒病主要由昆虫传毒或土壤、种苗带毒引起,且通常发病慢、病程长,目前能有效防治或根治病毒病的方法甚少,能有效缓解发病的方法为:(1)采用脱毒组培苗种植;(2)严防昆虫(如蚜虫等)进入大棚,可用黄板或捕虫纸诱捕、大棚外加装纱网避免昆虫进入等;(3)一旦产生病毒病,立即拔除病株,土壤经严格消毒后换种新组培苗。

6.2 虫 害

6.2.1 叶 螨

叶螨是上海地区危害非洲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上海地区常年繁殖20代以上,且有孤雌生殖发生。叶螨常潜伏在叶片正反面及叶脉处,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失绿、黄化,植株萎缩,严重影响鲜切花产量和质量。但目前对叶螨的防治较难,一般目见叶螨发生时,叶螨已对植株造成危害,故需提早检查和防治。具体方法为:种苗移栽后数月,当叶片长至7、8 叶以上时,喷洒杀螨剂(虫螨光、三氯杀螨醇、克螨特等)预防,春季至秋季至少每月喷施1次,喷药时保证叶片正反面均能喷到。

6.2.2 蚜 虫

蚜虫亦是上海地区危害非洲菊的主要害虫,在上海地区常年繁殖20~30 代,亦有孤雌生殖发生,有时世代重叠。蚜虫常潜伏在叶片正反面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失绿、黄化,植株萎缩;同时,蚜虫还是主要的传毒昆虫,常携带病毒造成植株发生病毒病,为害甚大。具体防治方法:(1)在大棚四周及进口处加装尼龙防虫网,以阻止蚜虫进入大棚。(2)在大棚内布置黄板或捕虫纸诱捕。(3)一旦发现害虫须及时喷施氧化乐果、虫螨光、噻虫嗪1 000~2 000 倍液防治。

6.2.3 其他害虫

上海地区危害非洲菊的其他害虫主要有白粉虱、潜叶蝇等,可在大棚内布置黄板或捕虫纸诱捕,并在初始发现少量害虫时,喷施扑虱灵、吡虫啉、氧化乐果、噻虫嗪1 000~1 500 倍液防治。

猜你喜欢
上海地区老叶花蕾
上海地区居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及参与行为研究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老周
金山(2020年9期)2020-11-10 07:15:08
彩色防滑磨耗层技术在上海地区道路整治中的应用
上海公路(2019年2期)2019-10-08 09:05:32
我来了
陈砚章
老 叶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
上海地区胃蛋白酶原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