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芝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农业服务中心 557200)
猪丹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猪丹毒最早发现于四川,此后其他各省也陆续报道过本病,成为威胁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1]。
猪丹毒的病原体是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纤细的小杆菌,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运动性。红斑丹毒丝菌为微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10%CO2条件下生长更好,在血液或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形成透明小菌落,呈蓝绿色,在鲜血平板上呈α溶血。长期人工传代或从慢性病例分离的病原菌毒力低。猪丹毒杆菌有26个血清型[2],我国猪丹毒的血清型主要为1和2两型,1型菌的致病力较强,可以作为攻毒菌种,2型免疫原性好,毒力弱,可作为制苗的菌种,灭活苗制备应以2型为主。猪丹毒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耐冷、耐盐,对苯酚抵抗力强,对热和消毒药敏感。
本病的主要易感动物是猪,人也可感染该病,一般为良性经过,称作类丹毒。而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本病,最常见的是育成猪或架子猪。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心、肾、脾和肝,从带菌猪的粪便、尿、唾液、眼、鼻分泌物中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及用具和圈舍等。猪只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本病。另外,经损伤皮肤或黏膜也是感染猪丹毒的途径之一,吸血昆虫也能传播本病。猪丹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尤其是气候暖和、炎热、多雨的季节多发,此外,环境变化等一些应激因素,如饲料霉变、更换饲料等都是本病暴发的诱因。
人工感染的猪丹毒潜伏期仅为3~5d,最短1d,最长7d。根据猪丹毒的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可将本病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3种。
我国最常见的为急性败血型。病猪体温突然升高,食欲废绝,卧地,不愿走动,结膜充血。早期粪便干硬,附有黏液,后期下痢。猪皮肤有充血性红色斑点,初期指压褪色,去压后复原,后期变为瘀血,压之不褪色。如治愈后这些部位的皮肤坏死,脱落。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感染后,发病急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短不超过1d。其他猪只感染猪丹毒,经3~4d体温降至正常以下而死,病死率80%左右。
亚急性病猪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疹块,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4],通常取良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口渴,便秘,发病后2~3d皮肤出现疹块,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期充血指压褪色,后期呈紫蓝色指压不褪色,病情严重的皮肤可坏死变成皮革样痂皮,病程为1~2周,自行康复或转为败血症而死。
慢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慢性关节炎表现为四肢关节肿胀,初期肿胀热痛,后期疼痛僵硬,行动困难。慢性心内膜炎病猪呼吸短促,通常由于心脏停搏而死。红斑丹毒丝菌繁殖阻塞皮下毛细血管,引起病猪皮肤肿胀、隆起、坏死、干硬,表现为皮肤坏死。
对于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要坚持做好防疫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
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建立自己的种猪群,不引进外来猪。必须引进时提前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待产生免疫且检疫合格后引进。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5]。春秋或冬夏两季定期免疫接种,仔猪在断奶后进行接种。目前养猪场常用的免疫菌苗有灭活苗,弱毒苗,氢氧化铝二联灭活苗及三联活疫苗。灭活苗接种10kg以下仔猪,皮下或肌肉注射3ml/头,1个月后补注3ml/头。10kg以上猪,皮下或肌肉注射5ml/头,21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猪丹毒弱毒活菌苗:用于3个月以上猪,口服2ml/头,免疫7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6个月。
发病初期皮下或耳缘静脉注射抗猪丹毒血清,治疗效果良好。仔猪注射5~10ml/头,3~10月龄猪注射30~50ml/头,成年猪注射50~70ml/头,首次注射24h后再注射1次。
发病后2d内用抗生素治疗有显著的效果,青霉素治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急性败血型病猪静脉注射2万IU/(kg·bw)青霉素,同时肌注常规剂量,肌注2次/d,食欲、体温恢复正常后,持续用药2~3d,不易停药过早,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病症。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表现为钻石皮肤病,在全国各地都暴发过,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气候暖和、炎热、多雨的季节,要加强防制意识。防治本病要坚持做好防疫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发病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及时控制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