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畜牧总站 161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乳牛的存栏量大增,奶牛养殖量不断增加。高效养牛模式是目前养殖场追求的方式,早期妊娠诊断可提高奶牛繁殖率,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奶牛早孕诊断技术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与技术。
早孕因子是一种妊娠相关蛋白复合物,通过抑制雌性动物的细胞免疫,使胎儿能正常存活,从而达到避免母体免疫排斥的目的。早孕因子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确定早孕因子的含量,以此作为早孕诊断的重要指标[1]。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时,胚胎和胎盘在母牛体内发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绒毛膜滋养细胞和囊胚子叶分泌出来的,通过乳胶凝集抑制试验测定怀孕雌性动物的尿液和奶中的激素可作为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2]。
超声波有A超、B超、D超,其中多普勒超声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对动物子宫扫描,根据信号判断动物是否怀孕[3]。我国运用超声波在动物早孕的诊断进行大量研究。邓甘珍等在2004年用B超检测了137只处于不同妊娠阶段的雌性动物,在交配后第30天的诊断准确率为89%,在交配后31~35d的诊断准确率为97%,35d以上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有研究者通过测定宫颈-阴道黏液电导率在妊娠早期和发情周期有规律的变化发现,健康奶牛发情时导电性水平较低,从发情开始逐渐上升到发情后期逐渐下降;在发情后受精过程中,孕牛的电导率变化与空牛不同。发情周期的每个阶段,怀孕奶牛的导电性都明显低于未怀孕奶牛。
在交配7d后怀孕奶牛的血小板显著下降,而未怀孕奶牛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改变。利用这个原理在育种前后,根据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对198头奶牛的血小板计数进行测定,并与交配后约50d的直接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计数检出奶牛妊娠率分别为81%和90%。
怀孕期间怀孕奶牛产生一些特定的免疫球蛋白,在酸性环境中与其他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实际中多以血清素滴定法检测免疫球蛋白[4]。
在桑葚胚阶段,怀孕奶牛血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未孕奶牛,妊娠第一个月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在妊娠第2~3个月显著升高。
放射免疫分析(RIA)是将放射性方法与免疫方法同时结合的一种新型方法。蔡志强等用抗孕激素单克隆抗体建立黄体酮包覆固相RIA测定奶牛交配后21~58d奶或血样中黄体酮含量。结果表明,怀孕的检出率为90%~95%。RIA方法准确性、灵敏度高,但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辐射危害大,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Wang等分别检测了10头妊娠奶牛和10头发情奶牛牛奶中黄体酮的含量,发现妊娠奶牛黄体酮含量明显高于发情奶牛。
目前,早孕诊断的各种方法基本已经十分成熟,奶牛早孕诊断方法越来越多,早孕诊断技术越来越成熟。一些较为新式的诊断方法却使用不多,甚至基层很少使用,有些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无法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一些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随着世界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早孕诊断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新技术的出现也会使诊断效率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