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峰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6)
在肉鸭防疫工作中,养殖环境的消毒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做好养殖环境消毒工作才能彻底清除环境中的细菌与病毒,有效防止疫病传播。在对肉鸭养殖环境消毒前,必须做好清洁与冲洗,保证环境中没有排泄物与体液残留,再采用喷洒药物的方式进行彻底消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毒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肉鸭疫病的发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体工作中必须对以下几点进行严格控制:第一,消毒顺序控制。在对肉鸭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前,必须先对道路进行消毒,完成道路消毒后需要对后备圈舍进行消毒,再对正在使用的圈舍进行消毒。第二,消毒频率控制。一般情况下,对肉鸭养殖环境进行消毒的频率应保持在每周两次左右。而在有肉鸭患病期间必须每天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清除环境中的病毒与细菌,保证肉鸭健康。消毒频率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只有保证合适的频率才能获得良好的消毒效果[2]。
为了避免肉鸭健康受到疫病影响,养殖过程中必须为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保证鸭群健康。在肉鸭免疫工作中,免疫需要尽量避开产蛋高峰期,而对雏鸭免疫需参考母源抗体情况。肉鸭基础免疫工作中需要尽量节省人力、物力,在保证免疫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免疫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根据本地疫病流行状态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如在鸭肝炎高发地区,必须针对这种疾病对肉鸭采取必要的免疫措施。与此同时,在基础免疫工作中,疫苗接种会使肉鸭产生应激反应,为了对这种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控制,需要适当地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1]。此外,由于季节不同,在基础免疫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在冬季气温寒冷时,如果需要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需要先将其恢复至室温,避免在接种时形成疫苗团而影响吸收。在夏季气温炎热时,如果需要为肉鸭接种疫苗,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饮水,尽量将接种时间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接种疫苗前需将疫苗摇匀,确保所有肉鸭能获得相同的抗原免疫。
为了建立完善的疾病防御体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对肉鸭入口进行严格控制。肉鸭养殖区域,门口需要设计醒目的标识,并保证有专人把守,禁止外来人员与车辆随意进入。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前必须洗手、消毒,通过消毒甬道进入。第二,预防较差感染。所有饲养人员不得擅自更换岗位,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养殖区域内的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定期做好消毒、灭鼠、灭蚊、蝇工作。对于病死肉鸭及剖解病料,需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防止其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引发疾病。第三,对疾病进行科学防治。病死肉鸭应由兽医对尸体进行解剖,并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投药治疗后兽医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直至疾病完全治愈。在选择用药种类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假冒伪劣药物,防止出现免疫失败现象。
禽流感血清的类型数量较多,存在基因突变、重组或重排等现象,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所以,在肉鸭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中,不但要通过免疫预防联结药物治疗的方式对禽流感进行防控,而且需要根据禽流感病毒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A型禽流感的防控,由于其病毒带有囊膜,在裸露状态下,对去污剂等脂溶剂十分敏感,可以通过常用的消毒剂将其杀灭。由于这种病毒耐热性较差,将其放置在60℃环境内10min就可以使其失去活性。野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会从感染禽类的粪便与分泌物中排出,如果这些病毒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其抗灭活能力就会增加。为了保证将养殖环境中的病毒灭活,首先要扑杀已经感染病毒的肉鸭,还要对病鸭的分泌物与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传播。所以,肉鸭养殖过程需要实现全进全出的封锁式管理方式。此外,还要对肉鸭市场进行严格监管,将病毒传播途径彻底切断。按期对病鸭状态进行跟踪,对病毒进行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根据疾病的发生时间、发病地区及病毒特点确定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