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白
(黑龙江省尾山农场畜牧科 164142)
很多养殖场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兽医防疫习惯和职责意识,使各类型猪疫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长,继而使养殖场大量经济损耗,有必要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做出明确分析,以建立相应的处理方法,为猪群稳定发展创造条件,也为养殖场各方面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些猪场没有形成正确的防疫理念,对猪病的防疫工作不够重视,通常是等到猪发病后才开展就医工作。这种错误的防疫心理会增加猪场疾病防疫工作的难度。在猪场兽医防疫过程中,养猪人员应以防治为主,建立并完善猪场防疫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猪病的发生概率,降低养殖成本。
在猪群发展过程中,规律性进行状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对猪群状态施以全面监测,使猪疫病得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很多猪群养殖场都没能对相关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也没能对常见猪疫病做出明确和掌握[1]。
专业细致的消毒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如果运用不科学的消毒方式不能实现预期的灭菌效果。目前一些猪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对环境消毒工作的现实意义没有充分了解,认为只要向指定区域施加消毒剂就能达到消毒目的。没能考虑到对墙角等隐蔽处的消毒处理,继而对猪群稳定发展和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一些管理人员在消毒液调配中也没能对其中成分做出明确和掌握,导致所喷洒的消毒液不能发挥现实作用。更有一些管理人员使用超出保质期范围的消毒液,无法达到消毒的预期效果。
忽视免疫工作是目前猪场养殖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猪场工作人员没有根据本地猪病特点和规律进行免疫,操作过程中,未能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接种剂量、免疫剂稀释度等,甚至还会出现漏针情况。
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猪群状态监测的力度,具体工作的落实需要请专业疾控部门人员来进行,特别是对种猪疫病的监测,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具体监测时,如果发现个体表现出疫病征象,就应在第一时间借助相应方法做出处理[2]。
环境消毒属于猪群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项目,开展此项目工作能对养殖场的疫病菌进行有效清除。管理人员需要在事先合理调配消毒液,以促进其中成分比例与相关标准的切合性,并注意合理的存放[3]。在进行此项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职责意识,对猪群所在区域施以规律性的消毒和临时消毒。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消毒体系做出进一步完善优化,对猪所在区域的设施、器具等施以全面消毒,从根本上对猪疫病做出防控。
要想确保猪群的稳定发展,就应对猪饲料进行科学调配。在具体行动中,管理人员应结合猪群状态,对饲料成分比例及其总量做出明确。并在保证饲料符合猪生长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应结合相关标准对猪群投喂指定量的防疫食品,以此在保证猪群良好状态的同时,强化猪群防疫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不能以疫苗药物替代防疫食品。
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常见性疫病类型,时间、猪群状态等建立相应、完善疫病防控预案。对少而精的疫苗进行优先选用。如果有常规疫苗无法防控并且危害高的疫病需要加强防疫疫苗的运用[4]。不仅如此,管理人员还应结合现实情况运用相应疫苗,了解疫苗注射时间规律和存放方法,管护好所涉及的器具,对疫苗防控过程产生的数据信息做出全面记录和保存。
猪群防疫包含诸多环节,属于系统化工作。应根据养殖场的客观条件、猪群种类,建立相应防疫预案,并以规律性的时间实行状态检测,如果遇到有疫病征象,需要在第一时间联系疾控部门人员做出诊断和治疗,保证猪群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