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勇 刘倩倩
(山东省章丘区畜牧兽医局 250200)
在动物养殖场日常工作中,检疫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为了防制、扑灭动物传染病,将传染源及时、有效切断。消毒过程中使用消毒剂,将物体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杀灭,防止疾病传播。而选择何种消毒方法影响消毒成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根据消毒对象等进行合理选择,这也是本文所主要阐述的内容。
一些饲养场在消毒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药物,盲目认定某种消毒物,并对其长期使用,导致饲养场中病原体的耐药性提升,不仅发挥不了应有消毒效果,且会造成药物残留,严重破坏产品品质。
在消毒中配制消毒药时,需认识到各种消毒药的最佳浓度是不同的,浓度太低不能有效发挥消毒作用;反之,浓度太高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危害动物和人的健康,同时也会造成药物浪费。
饲养场环境中存在畜禽粪尿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在菌体的细胞外形成一层保护层,阻碍消毒药物的作用。一些有机物还可与某种消毒药物结合,阻碍其与微生物之间的作用,使消毒效果降低。
对圈舍进行消毒时,需先将饲养场清扫干净,采用液体消毒的方式,其中石灰乳占到10%~20%,漂白粉在1%~10%,氢氧化钠为1%~4%。将消毒液配制好之后,将其喷洒到饲养场的地面、墙壁和门窗等部位。如果圈舍比较泥泞,需在其中撒一层干石灰或者草木灰,并垫上新土。
对污染用具消毒可以采用火焰消毒的方法,如食槽、鸡笼等用具。一些用具的耐火性较差,可采用消毒剂洗刷,完成消毒后再使用清水冲洗。
饲养场消毒工作时不可忽视对粪便的消毒。粪便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发生传染疾病时粪便也是重要传染源。在粪便定点堆放后,可采用生物热发酵的消毒方法,这种消毒法可以杀死一般的病原微生物。但要注意其对于芽孢杆菌无效,需进一步采用焚烧或灭菌剂来消毒。空气消毒可直接采用福尔马林气体消毒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机械清除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机械清除法是利用清扫、洗刷和过滤等方式将污物清除,同时也可将其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清除,但在清除过程中要避免尘土飞扬,而使病原微生物四处散落,加大传播范围。并且该方法对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并不彻底,不能将其彻底杀灭,需要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
采用物理方法来将病原微生物杀伤,高温、阳光和紫外线对病原微生物的杀伤力比较强,而干燥和寒冷也有一定杀伤能力。
采用化学药物将病原微生物杀灭,也将这些药物成为消毒剂,但其杀灭能力有一定差异。而仅能将繁殖型微生物杀灭的药物也叫杀菌剂,比如克辽林等。
如利用嗜热杆菌繁殖产热,而将病原微生物杀灭的方法就是生物消毒法,以及利用厌氧菌,在缺氧条件下这种药物可抑制需氧微生物生长,因而将其应用于对污水的净化,但要注意该方法对细菌芽孢无效。
通常情况下,采用高温杀毒法时,温度在60℃即可将多数病原杀灭,而汽油喷灯温度达上百摄氏度,也难以将病原杀灭,这与其时间短有很大关系。此处所指时间不仅为消毒所用时间,更是指消毒药物与病原体有效接触的时间,比如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时,其时间至少要达到5min。
消毒时需要将圈舍先清理干净,这也是为了保证消毒药物与病原体的有效接触。如在对地面进行消毒时,如果地面没有清理干净,还有一层厚的粪便,那么消毒药物只能杀死最上面的病原,无法进行深层杀灭。
在杀灭病原时,消毒药物自身也会被破坏,当一个消毒药分子遇到几倍病原时,其药效难以很好地发挥。实际消毒中通常需要详细计算,而不只是将舍内喷湿即可,要保证药物可以与深层病原接触。
在畜牧养殖发展中,对饲养场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当重要,而消毒工作的好坏关系着动物疾病的防控效果,只有确保消毒效果才可保证养殖场经济效益,保证产品安全、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