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冬霞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542500)
竹鼠的体型呈圆筒状,属于粗壮类。一般成年竹鼠其长度在 40cm 左右,体重在 3~4kg,眼睛、嘴巴和耳朵较小,不过竹鼠的爪子较为发达,毛发较为浓密且柔软。
竹鼠喜欢在安静、阴暗、干燥、空气新鲜的环境下生存,如山坡竹林等,且其不喜欢较为明亮、温度较高的环境,所以竹鼠一般都在地下活动,在晚间出来觅食。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1],最适合竹鼠生存的温度应保持在8~27℃,由此也可以看出,竹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饮食上竹鼠喜欢竹根、芒草及植物根茎等食物[2],同兔子类似,都是从食物中获取身体所需水分的。一般情况下,竹鼠在成长5个月后体重可达1kg 左右,最大的成年竹鼠重量可达4kg。
圈舍建造地址可以选择地窖或空房,每个圈舍面积大约控制在0.48m2左右,并用砖块进行修葺和分割。为了便于养殖,圈舍空间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育肥区、配种区和产仔区,且要尽可能避开阳光直射。养殖过程中,公母竹鼠要分开喂养,并在圈养区域外设置坚固、光滑的围栏保护,以防竹鼠逃窜。此外,在产仔室中,可将其隔离成内室和饲养场两个区域,并在饲养场内安装一个10cm 左右的玻璃,便于观察竹鼠情况。同时圈舍要配置空调系统,保持温度适宜,利于竹鼠生长。
在选种作业中,一般会选择上年产仔量高且体重超过250g的优良竹鼠。其中母竹鼠要求皮毛光滑、温驯、乳头大,且体重不可超过1.2kg;公竹鼠要求发育良好、体重在1.3kg 左右,且性欲旺盛,不打斗。
竹鼠一年四季均可配种,不过由于竹鼠的记忆力相对较强,在面对新的配种对象时,往往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交配。在配种过程中通常会采用1∶2 的比例,即一个公竹鼠配两个母竹鼠的形式来提升产仔量。竹鼠在饲养6个月以上即可进行配种,在发现母竹鼠发出咕咕叫的声音或者断奶后即可进行配种操作。
竹鼠属于食草性动物,其自身粗纤维消化能力相对较强,水分大多是从食物中获取,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选择一些营养较高、粗纤维、水分含量高的牧草作为主饲料,如象草和苏丹草的混合饲料还可以采用玉米和统糠加少许盐3 喂养,保证其自身营养元素的吸收。
幼鼠的特征主要有发育不完善、身体机能协调性差、适应能力弱、不喜潮湿环境,爱爬等。在幼鼠培育过程中,一般人们会选择在陶瓷油坛中培育,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幼鼠生长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老鼠天敌的侵袭,保证幼鼠生命安全。根据幼鼠体重情况每个陶瓷油坛中的幼鼠数量不可超过5只,并在正常饲料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帮助幼鼠更好地吸收营养。
2.6.1 感冒
在天气变化、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竹鼠很容易出现感冒症状,具体表现在精神涣散、流鼻涕、食欲下降等。这时可以利用0.2ml/kg 的柴胡,配以0.05g 的氨基比林混合液给竹鼠注射,缓解感冒影响。或者还可以采用5~10mg 的氨苄西林进行肌肉注射,并配以板蓝根口服液治疗。
2.6.2 胃肠炎
胃肠炎大多是由饲料变质或卫生效果差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不食消瘦、粪便稀释,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死亡症状。这时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补液盐或者50%葡萄糖配以2.5~5mg 的恩诺沙星肌肉注射,如果竹鼠出现胃肠痉挛疼痛等症状,还需在上述药品中加入0.1~0.2ml 的氢溴酸山莨菪碱肌肉注射;如果竹鼠出现不食情况,需要在上述基础注射液中加入0.2~0.3mlVB。
2.6.3 外伤
外伤通常都是竹鼠在打斗中咬伤导致的。其在治疗中需要先利用过氧化氢和碘附擦拭消毒,清理完成后,在伤口位置上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金霉素眼膏等,严重区域可在药膏涂抹后进行包扎处理,帮助伤口恢复。
总之,在竹鼠养殖过程中,要从圈舍、选种、配种、饲料、幼鼠培育、哺乳期管理、疾病防治7个环节进行合理管控,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升竹鼠繁殖率,不断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