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猪高效驱虫技术

2019-01-05 13:53:45李连连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弓形原虫蠕虫

李连连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临泉畜牧兽医站 033299)

1 猪驱虫对象及其特点概述

猪驱虫的价值意义在于提升饲料转化率、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药物防治费用、保障稳定的养殖效益。实践中,猪驱虫对象包括肠道蠕虫(蛔虫、绦虫、蛲虫)、体表寄生虫(蚤、虱、螨)和血液原虫(弓形虫、球虫),临床上把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也暂定为血液原虫,此外还有一些人畜共患寄生虫,如 “钩端螺旋体、棘球蚴、旋毛虫、猪囊尾蚴”等。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现,当前生猪养殖较为常见多发的是血液原虫病和肠道蠕虫病,这两类寄生虫病普遍存在继发或并发感染现象。相对而言,猪寄生虫病在广大农牧区散养户、适度规模猪场发病率较高,规模化、标准化猪场发病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与良性养殖小环境控制和日粮营养均衡供应密切相关,生物安全防范及猪舍保洁消毒管理到位、日粮营养搭配合理和饲喂科学的猪场较少发病。

2 猪肠道蠕虫高效防治

猪肠道蠕虫的繁殖、生长发育一般要经过体内外循环链,按照 “卵囊或节片(体外)-幼虫(体内或体外)-成虫(体内或体外)” 的发育史进行循环,所以预防控制需要抓住体内和体外两个环节。体内驱虫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是选择敏感剂型,当前敏感度较高的抗寄生虫药物是高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对于蛔虫、绦虫、蛲虫有良效;其次是阿苯达唑、左旋咪唑,临床上主要用于驱除猪蛔虫。对于投养3 批次以上的规模猪场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散养猪场,2月龄以上的仔猪就有较高的寄生虫感染风险,所以2~3月龄仔猪至少需要驱虫1次。体外环节的控制要点是彻底清除猪舍内的粪污、垫料,并作生物热发酵处置、无害化处置等,力求杀死其中多量的卵囊、节片等;经冲洗保洁后的猪舍内环境、用具等作常规消毒2 次以上;3 批次以后投养的规模猪场在养殖期末要坚持 “全进全出” 经营管理制度和足够的休养期,达到半年以上休养期环境中的虫卵、节片等多数灭亡并达到安全值。

3 猪体表寄生虫高效防治

猪体表寄生虫的理想防治驱虫效果要把握病灶部位杀虫和关系环境灭源两大关键点。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现,当前农村散养猪场较为常见高发的是猪疥螨病,其次是蚤、虱等,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现代规模猪场较少发病,说明规范化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和保洁消毒措施、达标的环境卫生条件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所在;高效抑杀猪体表(病灶部位)寄生虫首选高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内服(遵药物使用说明),必要时采取 “口服+外涂” 治疗措施,外涂常用杀螨灵或双甲脒(低毒)雾喷、通体浸渍效果最佳,对于较为顽固、经久不愈的猪疥螨病还可配合皮下肌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注射液治疗,一般注射2~3 剂可根治;预防猪螨虫病还要注意抓好环境控制,发病猪卧位、经常活动和拭擦(擦痒)皮肤的墙壁等区域要紧严格消毒,喷施双甲脒或杀螨灵适倍液2~3 次灭源效果最佳;对于农村散养猪场(舍)蚤、虱等体外寄生虫,要做到 “杀虫务尽”,同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采光充足的良性宜居环境能有效防止循环感染。

4 猪血液原虫高效防治

近年国内流行病学追踪发现猪原虫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强免疫抑制性病种,严重摧毁猪的机体免疫系统,临床上呈难防、难诊、难治的现状。其中,猪弓形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普遍产生严重的继发(并发)症,代表症有 “非典型猪瘟继发(并发)弓形体、副猪或附红;猪蓝耳病继发(并发)弓形体、副猪或附红;猪细小病毒病继发(并发)弓形体、副猪或附红” 等,由此可见,猪原虫病可能是猪高热综合征的重要诱因,也可能是猪高热综合征的常见继发(并发)症。结合临床实践观察,除了猪球虫病有确切的对症治疗药物(常用复方长效磺胺)外,猪弓形体、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等并无有效的对症敏感剂,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参与治疗的作用仅是控制内源性继发(并发)感染。所以,针对猪原虫病,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消灭源头传染源,强化检疫检验把关,早期劣汰阳性个体,坚决杜绝阳性猪引入本场,加强本场生物安全防范和定期保洁消毒管理,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经营管理制度,坚持足够的休养期,自繁自养猪场对于阳性种畜果断劣汰处置。

5 其他人畜共患寄生虫高效防治

对于猪钩端螺旋体病、棘球蚴病、旋毛虫病、囊尾蚴病等人畜共患病,多数属于国家规定的一二类重大动物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还对生猪规模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坚持 “以防为主” 的总体方针,原则上对确诊后的发病畜,特别是种畜宜采取 “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置、劣汰” 等有效的净化手段。现代规模猪场应加强早期检疫检验措施,坚决从源头上淘汰阳性猪;坚持 “防检结合、防检相促”管理,针对检出的阳性猪肉及时采取无害化处置,相关污染源、污染物也要做出妥善处置,以防危害到人畜健康。

猜你喜欢
弓形原虫蠕虫
几种动物来源的蜱携带的细菌和原虫的检测
蠕虫状MoS2/C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 02:17:10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防爆电机(2020年4期)2020-12-14 03:11:16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8
一次由“弓形回波”所引发的冰雹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分析
青海海晏县牛羊寄生蠕虫种调查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4
水禽常见原虫病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5年9期)2016-01-04 12:00:04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基于隔离和免疫的蠕虫传播模型及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