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温度会影响植物各种生理代谢的过程,比如呼吸分解、光合作用、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及输送、物质的转化和积累等等。同时,一天中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深夜等不同时段,因为光照、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表现也不一样。上午,随着光照的增强和温度的提升,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效率也逐渐提高,到中午13:00左右达到高峰,下午,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效率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而逐渐下降,傍晚,茎叶等绿色器官在白天生产的光合产物,向根和果实等其它器官转送的速度达到高峰,晚上速度逐渐放缓,到太阳出来之前,温度降到最低,植物的生理代谢也降到最低。大棚蔬菜变温管理,就是更科学地利用这些规律,让作物生产出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农产品。
大棚内结瓜期的黄瓜,早晨揭开棉被以后,通过放风口的控制,确保黄瓜植株上方的温度控制在33℃,维持到中午13:00左右。上午如果温度回升慢且低,则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棚内湿度也偏高,黄瓜就容易发生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等;如果温度回升过快且高,则容易造成日烧症状。下午,棚内温度逐渐下降,光合作用的效率逐渐降低,茎叶内合成的光合产物开始向果实和根系等部位转送。到太阳落山后盖上棉被,棚内温度维持在18~20℃,此时,叶片内光合产物的转送达到高峰。如果此时温度偏低,叶片内的光合产物难以转移出去,就会出现“泡泡叶”症状;如果温度偏高,叶片内的光合产物会就地转化造成叶片加速生长,形成徒长。晚上,棚温继续降低,到日出之前,棚温要维持在10~15 ℃内最适宜。如果夜温偏高,呼吸作用加强,植株内营养消耗过大,植株羸弱;夜温偏低,则容易出现花打顶现象,且有利于病菌的侵袭。
(信息来源于12396长治农业科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