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吉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畜牧兽医监督管理站 261500)
生态养猪也叫自然养猪法,通过垫料和粪便经过一定的时间发酵,在一定空间和区域内,通过快速转化,消除恶臭,抑制病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之间的平衡、提高养猪养殖效益的一种有效的养殖方式。
(1)“鸡-猪-蝇蛆-猪” 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养蝇蛆,蝇蛆喂鸡喂猪。功能较差,饲料停留时间短,消化不彻底,禽粪中含各种有机物25.5%,含粗蛋白质7.94%,其中蛋氨酸0.19%、赖氨酸0.43%、胱氨酸0.1%,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蝇蛆制粉含蛋白质高达63%,可较大程度的提高猪、鸡的抗病能力[1]。
(2)“离禽粪-蚯蚓-蚯蚓粪-还田或蚯蚓-饲料化利用”。蚯蚓高产养殖的结果使鲜蚯蚓和蚯蚓代谢物(蚯蚓类)两大生物质资源收获量大大增加。这些产品为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用于动植物生产,不仅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为有机物质产品[2]。
(3)林下养殖、地下里养殖、立体养殖、农田养殖乃至农村一家一户少量散养都是生态养殖。
(1)林下养殖。即利用农村林下闲置土地发展养猪业。将现代养殖技术与传统散养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饲草等自然资源,有利于降低猪的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同时,林下养猪能抑制杂草丛生,减少林地里虫害发生,增加土地肥力,促进林树木生长,从而实现以林养牧,以牧促林,林牧结合,成为一种循环发展模式,是发展高效、原始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2)地下养殖。即在地下建设养殖车间发展养殖生产。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现代环境控制技术和现代畜禽养殖设施设备,为畜禽生长健康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主要采用全封闭、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并在土地上种植一些农作物。
(3)立体养殖。立体养殖也叫立体生态养猪模式,是最近几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猪生产模式,其特点是在一定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环境的各部分,人为的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循环链,在有效的土地上发挥效益,目的是用最大限度土地资源,减少一定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田间养殖。泣上县去年尝试在玉米地里散养芦花鸡,取得良好效果。畜禽放养方式也是田间养殖农牧结合循环模式的特例。放养模式是利用畜禽的放养特性,在草地、河滩、山地、林果地,村民房前屋后、桥头岸边、路边隙地及秋天收完粮食后的土地,进行合理的放牧饲养。
(1)利用沼气、发酵床养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高牧业发展模式柳林生态畜牧园区位于柏城镇柳林村。占地面积达1200亩由奶牛养殖区、大型沼气站、有机肥加工区、有机蔬菜种植区4 个功能区,互为依托、环环相扣,形成一条集 “养沼-肥-种” 于一体的现代循环畜牧业发展链。目前存栏奶牛500 余头。本区是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畜牧旅游示范园区。沼气站共投资600 多万元,建有地上800m3和地下900m3大型沼气池各一座,年可处理高禽便1.5万t,生产沼气29 万m3,能为1000 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有机肥加工区投资1500 万元建成的有机肥项目已投产,年可处理商禽便15万t,生产有机肥5万t,可为10 万亩农田提供有机肥料。
(2)万俊猪场位于柏城镇店子村,占地 80 亩,目前存栏生猪3000,建设800m3沼气池一座,产生的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果园、花卉种植,形成了 “猪-沼-果” 生态循环模式,同时采用生物发酵垫料技术,通过利用有些微生物菌种,我们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合锯末、稻壳粉和粪便(或泥土)进行微生物发酵,使其繁殖形成很好的微生态发酵地方,并且把它作为养殖场的垫料。再利用畜禽的生活习性,使粪便和垫料充分混合,和发酵垫料中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使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很好的分解与转化,微生物以没有消化的粪便为基础进行繁殖,并且繁殖的微生物又向畜禽提供了菌体蛋白质和无机物营养,达到无害化无臭无味的目的,是一种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的新型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无污染等优点,有800m2的养殖场区采用生物发酵垫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