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雀目”的中医认识

2019-01-05 12:06:16卢静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睛明银海医家

卢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1.病名病证述要

“雀目”首次出现在《诸病源候论》[1](隋·巢元方),该书提出:“人有昼而睛明,致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鸟雀,瞑便无所见也。”大概等同于现代的“夜盲”,此时对“高风雀目”及“肝虚雀目”(即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尚未区分;至唐代,《秘传眼科龙木论》[2]提出“肝虚雀目”及“高风雀目”并从病因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二者做了鉴别。至明清时期,此期的著作多将“高风雀目”及“肝虚雀目”混为一谈了。至清代刘耀先的《眼科金镜》[3]不仅明确指出:“鸡盲、雀目实二症”,并阐述了二症的临床表现及具体的治疗办法。至此,中国古代医家对于高风雀目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成熟。

2.病因病机

《银海精微·黄昏不见》[4]曰:“此乃肾之虚也,眼虽属于窍门,乃归肾而为主,肾虚则眼目昏。”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导致。《沈氏尊生书》[5]论及雀目的病因、病机、主证及预∶“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此由肝虚血少……并由父母遗体,日落即不见物,不必治,治亦无效。”同样认为本病主要由先天因素引起,并认为由先天因素引起者,疗效不佳。

《银海精微》[4]又有“贪淫乐恣酒过度”。金·张从正《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6]云:“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暴怒大忧之所致也。”等谈及七情劳役饥饱对于雀目发病的重要性。

《素问·金匮真言论》[7]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 “瞳神属肾”。说明瞳神疾病与肝肾密切相关。

《银海精微·黄昏不见》[4]曰:“此乃肾之虚也,眼虽属于窍门,乃归肾而为主,肾虚则眼目昏。”《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高风雀目内障》[2]曰:“高风雀目者,乃肝中积热,肾水衰不能制伏肝火。”

总而言之,古籍中对于“高风雀目”疾病的病机认识有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不足、肝中积热、七情饱食劳役等方面,多数并未区分“高风雀目”及“肝虚雀目”,而是对“雀目”病机的笼统认识。

3.治法

该病为致盲率较高的眼病,至今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古代医家有言,《目经大成·阴风障五十六》[8]云:“……不则,变内障者有之,变青盲者有之。若骄恣不遵戒慎,或衣食不适口体,致阴阳痞塞,为中满、中消而死者,患者其毋忽诸。”说明雀目会发生青盲,可最终致盲;同时也可因阳虚致寒浊壅滞,气血津液运行失调,即阳损及阴,胃燥津伤,发为“中消”,均为重候。

近代认为高风内障的辨证当属高风内障,其主要病机为先天不足、血脉枯涩、肝肾脾虚以及脉道不通,近代中医医家多采用辨证论治、中药复方或针药配合治疗该病,例如罗晓钦[9]等,观察了28例名目地黄汤治疗此病,效果良好。

韩光[10]等,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致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方。并用脉冲配合水针疗法,以及配合654-2注射液、红药注射液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交替穴位注射。结果:21例(42只眼)RP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查视力、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结果42只眼中好转27只眼,无效15只眼,有效率64.3%。 此法治疗后对炎帝循环有一定的改善,可能与视力、视野的改善有一定关系。

刘坚等[11]用电针治疗该病65例(130只眼)。主穴:新明Ⅰ、睛明、上睛明、新明Ⅱ;配穴:风池、翳明。主穴每次都选,配穴每次取1对穴,2穴轮用。结果:总有效率70.8%。

庞荣[12]将该病分为2型:脾气虚弱型和肾阴耗损型。分别用健脾升阳益气汤和地黄汤加减。治疗10例患者(20只眼),总有效率80%。

另外有李国平[13]等对20例40只眼施行视神经按摩术联合1号铬制肠线球后埋藏,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察,结果:18例显效,2例有效。

4.预后

疗效评价,好转:环状暗点缩小或中心视野扩大5°以上,视力提高两排(含)以上。未愈:视力、视野无改善。[14]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可以致盲的眼病,发病率较高[15],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夜盲和后期的视野日渐缩小。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旨在整理相关古医籍及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医师研究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睛明银海医家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Physical Therapy Modalitie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oughts in Treating Eyelids Diseases in Essential Subtleties on the Silver Sea (《银海精微》)
银海扬帆三十载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2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中老年健康(2018年1期)2018-04-10 03:00:32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九)
中老年健康(2018年2期)2018-04-10 03:00:18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浅析脑为经脉循行的核心
江苏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4-15 14:41:06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3
睛明及其常见配伍的针刺病谱研究*
陕西中医(2014年8期)2014-03-06 0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