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签约重点人群健康知信行及需求调查分析

2019-03-29 09:14:10汤红伟李庆林慧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知晓率慢性病检出率

汤红伟 李庆 林慧

(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增加社会负担[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不均匀,现有的卫生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态度和生活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相关人群的健康状况。本研究旨在了解农村签约重点人群慢性病知识认知现状,以及健康卫生需求情况,于2017年4月选取已签约的重点人群(60周岁≤年龄<70周岁)共1470名,进行统一体检及调查,并对慢性病相关知信行现况进行分析,为全科团队慢性病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根据人口分布情况(2016年本社区人口统计数据),60周岁≤年龄<70周岁人群分布最多(12778人,占总人口的19%),故随机选取已签约的该年龄段人群共1470名,进行统一体检,并发放问卷147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0份,有效率为100%;(1)纳入标准:60周岁≤年龄<70周岁的男性或女性;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具有阅读和接受知识能力;(2)排除标准:接受能力差,不能或不愿配合,难以完成研究者;患有严重疾病或有精神疾病者除外。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研究对象自愿参加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由全科医生进行健康评估及健康宣教。调查问卷根据签约人群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自行设计,采用入户面对面及无记名调查方式,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数据双录入并进行核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EXCEL表格输入,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体检者状况

1470名体检者中男性681名,占46.3%;女性789名,占53.7%。

2.2 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2.2.1 对1470名体检者追溯既往疾病调查,常见慢性病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种疾病,见表1。

表1 体检者既往疾病谱概况

2.2.2 556 名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脂状况 将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取了556名患者的体检报告。调查显示:检出高血糖者199人,高血糖检出率35.8%;男女患者高血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总胆固醇升高者133人,甘油三酯升高者117人,检出率分别为23.9%和21.0%;女性体检者高总胆固醇检出率与男性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部分项目检出率的男女比较[n(%)]

2.3 慢性病相关知识与态度

2.3.1 慢性病知晓率 签约人群的慢性病知晓率总体情况不佳,知晓率最高的是食盐量,为88.6%,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较低,女性在食盐量和血压值的知晓率高于男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慢性病知晓率情况表[n(%)]

2.3.2 预防慢性病态度、行为

82.4%的人知道患病后去医院看病,65.5%的人想通过运动保持健康,94.9%的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67.8%的人知道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相比较之下,女性在患病后更容易去医院看病,在吸烟、饮酒、饮食方面的态度优于男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预防慢性病态度、行为调查表[n(%)]

2.3.3 获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相关需求

调查显示:最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有科普讲座、医疗人员咨询,分别为65.1% 和37.5%,其次为电视网络36.6%,见表5。

表5 获取医疗知识途径情况表[n(%)]

3.讨论

从此次疾病谱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社区重点人群常见的三大慢性病,部分患者存在多种疾病。556名高血压患者的体检显示,高总胆固醇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引起血脂代谢紊乱,提示对老年女性患者应作为今后重点管理人群。

受到农村地区以农民为主的社会构成影响,慢性病在农村地区更未得到足够重视,签约人群的慢性病知晓率总体情况不佳,危险因素知晓率均较低。相比较之下,女性在食盐量和血压值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在患病后更容易去医院看病,在吸烟、饮酒、饮食方面的态度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健康行为高于男性,提示性别是慢性病相关危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干预活动中充分考虑性别差异。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人群干预的措施,已被证明是积极有效的[2],慢性病防治、健康促进最有效最恰当的地点就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终端”是指与患者联系最紧密的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家庭[3]。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是最佳途径,将疾病防治的重点落实到社区、家庭,具备大医院不可能有的优势,能成为慢性病防治最好的平台[4]。

患者最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有科普讲座、医疗人员咨询,分别为65.1% 和37.5%,提示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改善教育途径,注重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的效果;可以将女性人群作为重点宣教对象,再通过其来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对文化程度高者,可采用报纸、小册子、网络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而对文化程度低者,则需采用多种途径,如医务人员面对面的咨询,朋友家人的影响等来提高其健康知识;对于男性人群,除了知识传授还应对其知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进行督促等,主要是行为干预指导,只有知信行合一,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慢性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5]。

综上,农村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健康知识匮乏,尚存在健康观念误区,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但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因此,在当前健康信息空前丰富,获得知识途径多样化的前提下,应该注意健康管理方式、方法和内容的不断创新和转变,以普及社区居民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相关知识为突破口,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监测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

猜你喜欢
知晓率慢性病检出率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