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重症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对疾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可以防止重症患者的肠道黏膜萎缩、防止肠道菌群转移、保护肠黏膜,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经济、更方便、更安全等优点。[1]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在置入胃管时存在一定的风险,胃管进行营养容易出现反流、误吸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2],现有置入鼻空肠管置管的方式相关并发症多、成功率低,手法助推盲插鼻空肠管可以有效的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对重症患者进行手法助推盲插鼻空肠管,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效果和推广前景。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48.6±5.3)岁;其中重症外伤患者26例,脑出血患者11例,呼吸衰竭患者15例,胰腺炎患者8例。
1.2.1 准备材料 甲氧氯普胺10mg、2ml注射器、50ml注射器、复尔凯螺旋胃管1根、基础包、纱布、一次性使用无菌橡胶手套、听诊器、胶布、标签、PH试纸。患者准备:患者禁食,无特殊禁忌床头抬高30°~45°,如之前经胃管进行鼻饲则暂停2小时以上,置管前20~30分钟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清洁患者鼻腔,测量所需要置入管道的刻度并做好标记。
1.2.2 鼻空肠管置入 置管前准备:置管前20~30分钟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 10mg (确认患者已禁食达2~3小时),选择复尔凯螺旋胃管为聚氨酯材质,管道头端为重力显影锤,将该管道内置导丝送至合适位置,并旋紧螺口,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滑管道,标记管道刻度为正常置入胃管方法(发迹到剑突)为第一点,35~50厘米为第二点。具体操作步骤:清洁鼻腔,将鼻空肠管插至胃内后(第一点),确认管道在胃内,抬高患者床头30~45°,右侧卧位大于等于90°,用50ml注射器抽吸200~300ml空气经鼻导丝中心向胃内注入(不超过500ml),以便幽门处于开放状态,除小拇指外手指捏紧管道呈“持笔式”靠近鼻腔侧管道形成 “U型”从无名指及小拇指中间穿过,伴随患者呼吸运动,将管道用手指轻柔缓慢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如果遇到阻力,将鼻空肠管往回退至胃内,然后再一次推送管道,当鼻空肠管送至超过75cm时,如果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则提醒操作者鼻空肠管有可能已经通过幽门[3],当管道通过屈式韧带(距门齿90~105cm)后,可于脐周闻及气过水声,暂时固定导管,待拍腹部X线平片,明确管道在位,再慢慢地拔出导丝,妥善牢靠地固定管道。
置管情况:60例病人置入鼻空肠管后经床边X线腹部摄片,55例达到空肠,5例患者已经过幽门,经过留取蠕动长度后达到理想位置,置管过程中无误吸、反流、及消化道并发症。使用情况:所有置入成功重症患者鼻空肠管在使用过程中均无移位或脱出,导管使用期限为45天,其中1例患者出现管路不畅现象,经过碳酸氢钠冲管后能正常使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得到有效支持,误吸反流现象未再发生,患者整体营养状态有所提升。
肠内营养支持对救治危重症患者十分关键。通过鼻空肠管滴入营养液可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营养素,增强患者免疫力,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促进病人尽早恢复,减少住院天数。相较通过胃管滴入营养液,经鼻空肠管行营养支持更能加强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减少不适,使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相应减少。有研究证实经鼻空肠管滴入营养液可降低肺炎发生率[4]。目前多个临床指南建议当危重病人不耐受经胃营养,或者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时,适宜经小肠进行营养支持。经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对于重症病人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促进病人恢复,尤其是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病人或误吸可能性较高病人,增强病人体质,并可明显减少营养液的误吸或返流。放置鼻空肠管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将病人送至介入手术室,在X线透视下利用导丝导管技术,将鼻空肠管置入到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或更远处小肠。但此种方法费用高,病人家属接受度差,且需搬动病人,对危重病人存在一定风险。本研究中,通过应用甲氧氯普胺及结合病人体位的改变(右侧卧位),在基础置管的基础上运用手法助推观察其是否可以促使鼻肠管顺利通过幽门并加快放置速度。研究结果证实,该方法易操作,花费少,对病人损伤小,且在床边即能完成,不用远距离搬动病人,风险明显降低,易于学习推广。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本方法顺利放置鼻空肠管,提高了肠内营养的喂养率,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了并发症,促进了重症病人的早日康复,减少了住院天数,利于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