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文雯 克拉玛依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笔者根据自身在食品检验行业的工作经验,首先在文章开始,分析了几种可能会对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干扰的因素。随后,对怎样有效减小食品检验结果的误差,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达到强化我国食品检验结果质量的目标。
人为干扰因素会在食品检验中产生很大影响。人作为食品质量检测的主体,会直接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质检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质检人员的工作经验。
在食品检验中会使用到多种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所以,检测仪器和试剂的使用,亦成为了干扰食品检验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比如,对食品检验中经常使用到的电子天平、pH校准试剂等仪器和试剂的维护和保养不够及时,可能会降低仪器和试剂的精确性,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食品检验工作一般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因此,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能直接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质量。如测定样品的水分和灰分时,因检测项目的直接关系,保持实验室内的气压和温湿度恒定就很重要。并且在实际的食品检测中,有时也会出现因为受到实验室温差的干扰,或空气流通的影响,导致食品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
随着食品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检验方法也变得种类多样,这时就需要合理、有效的对检验方法进行选择,使得所选的检验方法具有针对性,这也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比如,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样品水分的检测就有四种可选择的检测方法,但根据实际检验经验可以得知,直接干燥法比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的使用面更加广泛,检验到的检测结果也更为精确,而第四法卡尔·费休法,主要适用于食品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更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5g/g的样品。通过选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能够提高食品检测的精确度和有效利用程度。
在抽样环节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来反映一批食品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抽样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按照不同的食品类型,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再对具体方面进行细化,来保证采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其次,抽样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也会对抽样结果造成影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食品抽检要符合随机抽检的规定,同一批样品需要从不同地点进行取样,并且在保证样品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其不受到污染。
应当在仪器购买前,制定相应的采购原则,只有在仪器符合采购原则时才可以进行采购,并定期对所采购的仪器进行维护保养,保证仪器能满足正常检测需求的同时,延长仪器的检测寿命。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当根据要求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是否为“准用”状态,防止使用了未检定或降级使用的仪器进行实验。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必须遵守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相应的操作规程,为食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提供可靠保证。
可以通过对照实验、平行实验和空白实验这三种方法来缩减食品检验结果的误差。对照试验是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对比,然后对试验结果和实际值进行检验,最终起到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的作用。平行试验是通过对同一检测样品,进行多次检验,降低由于偶然性因素造成的检测误差。空白试验是没有样品直接进行检测,获得数据,并且在正常食品检测结果中,将这部分数据去掉,其目的是减少因为杂质的干扰,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的误差。
有效值代表在监测中有实际含义的数字,数值中位于前侧的数字是精准的,最后一位数字是通过经验进行估计得出的。比如,对滴定管进行读数时,假设读出的数值为11.50,除去最后一个数字是通过估计得到的,剩下的数字都是准确的,并且在使用时,应当按照滴定管的精确度在记录中进行标注,不得增减位数,真实记录实际情况。在计算不同位数的有效值时,应根据标定的有效值修改冗余数值,进行适当、有效的舍弃,并且不要连续修约。
随着实验室中,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引进及各种检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检验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加、更新,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检验人员不断更新和掌握现代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检验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所以,切实提高对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力度是很重要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在日常的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直接影响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与安全,所以食品质量安全应该得到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居民也要及时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作为专业的食品检验人员,更应以对居民生命与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来保证食品检验结果,并且在工作中注意细节,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