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赛 高 晗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等环节,均离不开食品包装,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及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指出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与金属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可以说,食品包装是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装材料既可以保护食品商品的质量,也有利于保持食品的卫生、营养成分等,并且便于食品的运输、贮运,对于促进食品销售也有着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者将食品包装材料视为一种特殊的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继而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对外出口食品因包装材料连连受阻,遭遇壁垒,反映了食品包装行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日本等对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助剂及用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减少了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我国现行食品包装标准在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控制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缺乏有效控制措施。包装材料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等各环节紧密联系,对于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及食品工业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1]。
包装材料与食品直接接触,一些留存在包装材料内部的污染物通过吸收、溶解可能扩散到食品中,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现阶段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塑料、纸类、金属等。塑料的基本成分是树脂,通过加入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改善其性能,从而制作成食品包装。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这与其重量轻、易加工、稳定性好及原材料丰富等特点密切相关,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食品包装应用的塑料材料中,树脂单体分子可产生一定毒害,单体分子及其裂解产物通过向食品中扩散,影响食品安全,威胁消费者健康。塑料材料中的聚乙烯在50℃以上可析出氯化氢危害人体健康,单体氯乙烯能够引起人体四肢血管收缩,如人体肝脏中形成的氯化氯乙烯能与DNA相结合在烷化作用下导致肿瘤,塑料包装中的丙烯腈单体也有致癌作用。在塑料食品包装上印刷油墨时需添加甲苯、醋酸乙酯等混合溶剂,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廉价、劣质的甲苯或操作工艺不规范可能导致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大量苯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等产生损害,引起苯中毒。油墨中存在的铅、汞、铬与锡等物质也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环节,需加入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助剂改善塑料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加工助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与食品的接触产生一定毒性,引起食品污染。因我国目前缺乏塑料回收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回收塑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提高利润、节约成本,直接将回收的塑料材料当作新材料用于食品包装中,给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消费者安全均带来了极大的隐患[2]。
随着消费者群体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纸类包装材料也愈加重视。纸质材料也凭借其原料丰富、成本低、防护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食品包装领域。很多消费者会认为纸质材料食品包装比塑料材料食品包装更加安全,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纸质材料食品包装也可能对食品安全产生一定影响。首先纸质食品包装的原材料环节、加工环节极易被污染,纸质材料中残留的细菌、清洁剂、涂料等会对食品包装安全产生影响。其次纸质包装材料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化学污染、原料微生物污染等,回收的各类废纸材料再可能存在铅、铬等物质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并且纸类食品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感官指标,提高洁白度,需添加荧光增白剂,造成纸类食品包装材料有污染物残留。纸类食品包装材料在造纸加工环节中加入的漂白剂、施胶剂、染色剂等也可能污染食品,纸浆中的染色剂、添加剂、无机颜料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溶出致病。纸类食品包装材料在印刷环节中油墨中含有的添加剂、凝色剂、着色剂与溶剂等存在铅、汞、铬与苯胺等物质,可引起重金属污染,苯胺类染料等还具有致癌性,影响食品安全[3]。
玻璃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也尤为广泛。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将玻璃分为铅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玻璃等,因其无毒无味、稳定性好、耐气候性好与卫生清洁等特点而受到食品生产企业的青睐。但玻璃材料容易与食品产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影响食品安全。相对来说,玻璃食品包装材料的有毒物质较为单一,主要是铅、砷等,向食品中迁移的量较低,对人体的危害性相对较小。陶瓷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陶瓷包装材料中的铅、釉、铬等重金属融入到食品中,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4]。
金属也是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啤酒罐、饮料罐、铁盒罐头制品与罐装八宝粥等都是生活中所常见的。金属包装材料的优势在于阻隔性好、耐高温性能好、耐低温性能好,其不足之处在于稳定性较差、耐酸性差、耐碱性差,金属食品包装材料析出的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危害,影响食品安全。长期摄入铝制金属材料中的铅、锌等元素可能会引起人体中毒。铁制金属材料中的镀锌层与食品接触可能导致锌元素迁入至食品中,引发人体食物中毒。不锈钢制品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使食品性质发生改变,这种材料与乙醇接触时,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发生。
优质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能够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提高食品的宣传和推广效果,提高食品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劣质的食品包装材料可能污染食品,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损害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现阶段,社会各界及广大消费者群体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对食品包装材料及相关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需要以食品安全为前提不断革新技术,选择更加安全、低碳、环保的食品包装材料,同时强化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管,切实保障食品安全[5]。
企业结合食品生产的工艺、食品品质、储运环境等选择食品包装材料。严格依据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对包装材料经销商进行资质审查。同时促进行业交流,推进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化建设,完善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质量管控体系。一方面选择优质、环保的包装材料,一方面明确包装材料的储运方式,确保包装材料在食品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性。在食品包装材料的规范化建设和长期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有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应加强监管,对不合格的食品包装材料进行整顿和管理,确保形成食品包装的每一种原材料都能被溯源,尤其是针对一些家庭作坊式的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将安全、卫生、健康及环保的理念融入到食品包装原料选择、产品制造、材料使用与回收利用的全过程,积极开发绿色环保型食品的包装材料,加快食品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消费者对低碳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也给予了更多关注,不断促使食品包装材料朝着环保化、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今以植物纤维、淀粉等为原材料的食品包装材料备受推崇,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环保的重视。食品包装材料的选择需要满足高使用效率的要求,同时也要树立重复利用意识,大力推广低碳环保型包装材料的应用,促进食品包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家强烈倡导绿色无公害食品,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大大增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也开始采用绿色、无污染、可降解且可重复利用的特殊材料作为食品包装,这种食品包装材料不仅符合建设低碳、集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也大大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如天然植物类食品包装材料,常见的有包粽子的粽叶,包叫花鸡的荷叶等。此类食品包装材料取材便捷,材料可降解,减少了食品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低碳环保和集约利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天然植物类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监管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乱象,一些不安全的材料被广泛使用,还有一些商家打着原生态、健康的幌子以仿生材料冒充天然植物类食品包装材料,如“返青粽”事件。在天然植物类食品包装材料的未来发展中,应建立健全安全法规与标准,强化安全监管与质量监控,完善相应检测体系,确定天然植物类食品包装材料检测重要指标在安全范围内,真正发挥天然植物类食品包装材料的绿色、健康、生态与环保等优势。
伴随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将不断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如毒胶囊、白酒塑化剂超标、奶茶杯荧光超标与返青粽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消费者与食品包装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暴露了我国食品包装产业领域的不足之处。当前,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革新食品包装技术、选择安全食品包装材料等举措保障食品的安全。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控时刻不能松懈,一方面应强化天然植物类等低碳环保食品包装材料的规范化使用,另一方面应降低有害物质在食品包装中的添加,降低有害物质的迁移,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