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亚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 天津 300193)
桥本甲状腺炎为现代人高发的甲状腺疾病,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碘摄入量无明显联系,近年来我国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率和诊断率明显上升,其临床诊断与治疗受到了充分重视,该病成为甲状腺疾病研究的重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约40%以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伴有甲状腺结节,而桥本甲状腺炎基础上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判断难度较大,因而需进一步探索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技术。超声是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超声对于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升,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现代超声诊断的方式、方法与诊断价值。
常规超声(二维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较多,其对甲状腺区扫描,可有效探查内容甲状腺形态、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同时可探查甲状腺内部回声性质;但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甲状腺腺体处于免疫细胞浸润状态,质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淋巴滤泡大量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萎缩及纤维化。甲状腺腺体的二维声像图表现极为复杂,鉴别诊断难度较大[1]。目前,临床领域普遍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以下特征:甲状腺两叶呈对称性或不对称性的弥漫性肿大,表面呈结节状,边缘变钝,峡部增厚明显,探头加压,可感觉质地较硬,部分患者合并囊性变;腺体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部分患者可见结节样回声,边界不清,回声不典型,可出现细线样强回声(不规则网格样变)、局部回声减低等回声改变,不宜进行多切面重复探查[2]。彩色多普勒声像临床应用以来,桥本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难度有所下降,早期甲状腺内血流呈火海征,又无甲亢症状,可与甲亢进行鉴别,晚期患者血流相对不丰富,彩色多普勒声像可为该病分期提供一定依据[3]。常规超声对桥本甲状腺诊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85%,存在较高的漏诊风险,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4-5]。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者,恶性发生率较非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无明显提升,良性结节主要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纤维化为主,而恶性结节主要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为主[5]。二维超声也可检出甲状腺结节,确定结节的大小,数目,位置,边界,钙化形态等信息,也可探查结节内部回声特征,包括高、低、等回声等,但是单纯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超声鉴别诊断难度进一步增加。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可达到80%左右,恶性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少量为等回声,且多数恶性结节伴有微小钙化,彩色多普勒声像可见恶性结节的血流形态规则,少量不规则[5]。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是彩色超声诊断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成像技术,其对甲状腺区扫描效果较好,与二维超声相比,对甲状腺及周围组织、胸锁乳突肌探查效果更好,可获得连续的弹性成像图,从而全面观察病灶的情况[7]。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及结节的显示效果较为清晰,还可根据其软硬程度进一步鉴别诊断。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灵敏度(95%以上)、阳性预测值(90%以上)均高于常规超声(80%~85%;80%~88%),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特异度(95%以上)、阴性预测值(93%以上)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80%~85%;70%~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可达到90%以上,而常规超声符合率仅为80%左右,提示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诊断价值优于常规超声,在诊断特异度方面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8-9]。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常规超声,其连续弹性成像可有效观察到结节内部情况,确定其属于囊性、非囊性或囊性为主,图像可见明显的颜色差异,因而临床诊断更为方便[10-11]。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甲状腺患者,在常规超声基础上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可进一步调高结节检出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12]。
超声检查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可作为该病筛查、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准确性,避免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漏诊、误诊,应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参考其他临床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及时对患者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