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诊疗过程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07 10:24:46吴锋通讯作者曲晶蔡晗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
关键词:医务急诊科医患

吴锋(通讯作者) 曲晶 蔡晗

(天津市胸科医院 人事科 天津 300222)

急诊科作为危重病人抢救的主要场所,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必须对急诊科医务人员针对性的采取医务管理,结合急诊医务工作的特点,才能提升急诊科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提高医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我院在急诊科医务人员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各方面均取得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

1.2 方法

1.2.1 研究分组:对照组医务人员采用常规医务管理方法,实验组医务人员在此基础上实施量化管理模式。

1.2.2 量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案:①成立管理小组,完善管理水平。由急诊科主任和医院行政人员等组成管理小组,结合医务工作实际制定管理方案,由于急诊科医务工作重,易产生医患纠纷,故在管理过程中应倡导以人为本理念。②合理制定医务工作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掌握相应医务技能和危重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措施。③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学习讲座。通过开展讲座、交流会等,提升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定期整理急诊科危急病症处理案例,提升医务人员危急事件处理能力。

1.2.3 评价指标 以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3]和医务质量为标准,对不同医务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医务质量包含病区管理、基础医务、整体医务、医务文件管理和纠纷事件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见表1。

表1 两组医务人员一般自我效能得分

2.2 医务质量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医务人员服务质量评分及纠纷发生情况

3.讨论

急诊科患者流动性较大,且病情危重患者人数较多,医务人员往往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急诊科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医务质量差异较大,急诊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急诊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因此,在必须探究良好的管理方法,以提升急诊科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量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方法,能够系统、科学、全面的发挥管理效果,提升医务质量[1]。在管理的计划阶段制定管理措施时,量化管理模式就能根据急诊科医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标准,如明确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急救药品设备的管理等[2,3]。以急诊科主任和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为主,成立管理小组,使所有医务人员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设定岗位负责人,避免出现意外事件无主要负责人的事件发生[7]。该种管理模式在制定工作人员排班制度时也实现了分工明确和合理排班,在对急诊科病人开展输液、抢救、急诊接待等工作时都有明确分工,在医务人员交接班、工作查对等方面也都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因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还能根据工作要求提升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提升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中,实验组医务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

在对医务人员培训的过程中也注重强化急诊抢救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注重急诊抢救药品的配置充足。在培训中完善管理制度,强调对患者全身皮肤的医务,做好患者床头医务工作,营造良好的诊治住院环境,提升患者住院的舒适度。因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仅提升了自己业务熟练程度,还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医务工作,提高医务工作的质量。本研究中,实验组医务人员的医务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

在实施量化管理模式时,管理小组还会强化质控检查工作,即通过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急诊科的日常医务工作进行质控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4]。量化管理模式还注重对医务人员定期开展业务水平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其工资绩效休假等挂钩,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医务人员给予一定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并将其工作方式方法树立为典型,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开展相关学习工作。故实验组医务人员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量化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急诊科医务人员自我效能感,提升医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建议在急诊科临床医务管理工作中应用。

猜你喜欢
医务急诊科医患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民族音乐(2018年6期)2019-01-21 09:42:36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0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