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用药分析

2019-09-07 10:24:44张俊俊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
关键词:抗菌药儿科输液

张俊俊

(南京市江宁医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药物治疗作为儿科疾病防治首选方案,确保用药合理性不仅是保证患儿康复的前提,更是现代临床药学思考的焦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内分泌系统、中枢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且在生理结构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药物存在极强的敏感性、反应性,而这也成为药物处方治疗的难点。静脉输液是现代儿科疾病救治、体液补充的首选方案,但因各类因素的限制,使患儿面临极高的安全问题[1]。对此,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儿科输液处方2000张,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儿科输液处方2000张,即共有患儿2000例。涉及男患儿1054例、女患儿946例;最低年龄为4个月,最高年龄为8岁,中位数为(3.8±0.75)岁。而在处方中,包括抗菌药(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红霉素)、抗病毒药(喜炎平、热毒宁、炎琥宁、帕拉米韦)、激素药(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

1.2 方法

在静脉输液患儿中,应于输液前向家属阐述输液期间注意事项,告知其患儿何种行为会引起输液风险,需严加防护;穿刺期间应全面落实无菌原则,若器具掉落至地面或操作台,应将其丢弃;穿刺手法应保证准、稳、快,若患儿血管较浅则应通过两侧手臂间的协调比较,取最佳血管予以穿刺;若为哭闹患儿,则应通过情绪安抚的方式,待其处于平静状态时穿刺。另外,依据患儿用药处方,对其予以回顾性分析,且探讨相关内容,例如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和剂量、给药时间及用药间隔等[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0 0 张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中,抗菌药使用处方1658张,使用率为82.90%;抗病毒药使用处方220张,使用率为11.0%;激素类药使用处方122张,使用率为6.10%。见表。同时,联合给药中,2种联合占比36.56%,3种联合占比24.78%,4种及以上联合5.46%。

表 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用药情况

3.讨论

针对研究结果,可知在儿科门诊输液比例相对较高,其原因为:部分医师认为静脉给药疗效更佳,显著优于肌内注射、口服给药;家属因医学常识的匮乏,在心情急切的前提下主动要求医师输液。但是,由于儿科静脉输液风险较高,若未有效护理则会加重输液副作用,诱发急性肺水肿、静脉炎、毛细血管堵塞性小栓塞、变态反应及热原样反应等。

另外,于静脉输液用药种类思考中,也存在诸多风险,例如:①抗菌药虽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首选治疗药物,但应依据感染类型的不同,融合PCT、病原学检查和C反应蛋白等结果,对诊疗方案予以科学拟定。如阿奇霉素对于Q-T间期延长患儿需慎用,可能会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另外由于肾毒性、耳毒性,庆大霉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需慎用。②抗病毒药和抗菌药联合给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医师尚未有效证实病毒感染的基础上,频繁或大范围使用药物。以中药炎琥宁为例,虽可抑制病毒复制,强化机体免疫力,但但由于中成药易发生输液反应,仍是医疗机构首要关注的对象;利巴韦林则为广谱性、高效性抗病毒药,需尽早用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内给药一般有效,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3]。

为加强我院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多次反复予以相关课程培训。定期考核医护人员药品使用情况、管理情况,且该考核结果和自身业绩相挂钩,不仅可强化其学习积极性,还可从根本上预防用药不合理现象。而在新兴药物使用中,应于引进前做好市场调研,如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毒作用等,以责任意识强化的方式,预防药物使用不合理,用药不安全等事件[4-6]。

综上,在儿科门诊输液中,保证输液处方的合理性,重视处方管理,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

猜你喜欢
抗菌药儿科输液
儿科专栏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