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佳,赵 静,双海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1524)
食用菌大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和植物以共生形态生长的大型真菌,到目前为止有记录的这类食用菌有350多种,在食用菌总类中占一半以上[1]。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鉴别手段,对野外的这类食用菌不能明确辨认,也就不敢食用,因此这些食用菌也就不能够形成市场,也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除了少数的一些被应用栽培以外,其他的大都浪费掉了。现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此,农民朋友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应该从市场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这种食用菌,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益。
根据现代营养学研究分析数据表明,一些新品类食用菌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它们其中有许多是非常名贵的食用菌[2]。如松口蘑历来被人们誉为蘑菇之王,块菌被人们称为菌类中的钻石,红菇以其久负盛名的滋补价值而驰名中外,更有诸如鸡、鸡油菌、牛肝菌等菌类,不但味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由于非常稀少而珍贵,一直以来被人们作为高档的保健用品。以这种菌类中的珍品红菇为例,它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和甾醇,其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能够占到30%左右,能够和优质大豆相媲美;其氨基酸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左右,并且这些氨基酸中一半以上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而这些必需的氨基酸各自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出国际粮农组织的推荐值。并且这种红菇能够提炼珍贵的药物,有明显的治愈痢疾的作用,还可以抗癌变,因此它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3]。再加上野外生长,纯天然,纯绿色,正好迎合人们当下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因此也就成为了珍贵的保健食品。
当前,市场上除了块菌小规模栽培少量上市以外,其他的新品类食用菌大多都是靠野外采摘,由于不能形成规模,数量又非常稀少,因此市场价格较高。在这里仅列举某一时期,不同的新品类食用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以供借鉴:在美国的超市,新鲜的牛肝菌标价每千克50美元;刚采摘的松口蘑,日本的超市中可以卖到每千克150美元,中国的超市中标价也高达每千克800元人民币以上;被誉为菌类中的钻石的块菌,价格更高,在欧美的超市中,一个鸽子蛋大小的意大利块菌能够卖到350美元;在国内市场上,经常能够见到的红菇,其鲜货标价也在每千克700元人民币以上,其干货价格更高。以上这些菌类,虽然价格较高,但是由于供不应求却常在各市场上断货。
根据市场的相关报道,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的牛肝菌销量在25万吨左右。由于松口蘑生长条件比较苛刻,并且采集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产量波动比较大,日本一年就要消费超1万吨。这些食用菌受到采集量的制约,其采集收益变化比较大,但是总的来说其收益非常可观。从欧美一些相关报道中能够看到,条件适中的情况下每公顷可以采摘各类食用菌超60 kg,估价在1 000美元以上。条件比较好的适合红菇密集生长的地区,100 m2大约能产干菇2 kg左右,经济效益就是人民币1 000多元。目前,国外已经栽培出了能够人工生产的块菌,在严格的栽培条件下,3年以后就可以成熟为自然状态的块菌林,每公顷年采集量可以达到20 kg, 计算其经济效益就相当于人民币3 000多元。
目前,设施农业中利用大棚普遍栽培的大多都是香菇、双孢蘑菇、平菇、鸡腿菇。从以上这些数据的分析对比能够明显看到,这些菌类的市场单价和以上这些新品类食用菌相比差异较大,经济效益和以上这些相比较可观。因此,相关的农业部门应该省时度势,利用这一市场机遇,积极引领相关的农科部门和广大农户,大力开发应用这些新品类食用菌,以提高栽培户的经济效益。
由于前文所述的这些新品类食用菌一直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我国以前还没有对其进行过广泛的应用研究。再加上它的生长条件相对苛刻,因此对于这种实用菌的开发研究需要较高的技术基础和较强的研究实力,使我国在这些食用菌的研究方面基础十分薄弱。对于这种食用菌子实体相关的生理生化知识,一直以来都是空白领域,对于这种菌类的开发、研究、应用无疑是一个瓶颈,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根据我国在这方面的资料统计,松口蘑、牛肝菌、红菇这些珍贵的食用菌种在国内分布着一定的资源,但是对其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地域区别、品质产量,还有它与林间生物的互生关系、与非生物的依存关系的了解都非常有限,以致无法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导致最近这几年虽然有好的市场环境,但是仍然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使得这些宝贵资源浪费[4]。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及早规划,提前布局,对这一领域形成科研洼地,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的方式,吸引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研究开发,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相关部门要结合国外的相关资料,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选择这些食用菌生长的典型性的林区,积极开展对树林、地貌、土壤、水文、气象这些方面的调查,掌握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重点调查这些新品食用菌在各地区的分布、种类,收集关于这些食用菌种的物种资料。根据山区农民、地方食用菌栽培菇农、珍贵食用菌经销商贩的经验总结汇编关于这些珍贵食用菌种的资料,并且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菌类经营点的分布资料,以构建大致的分布图和产区图。结合生物资料和品尝鉴定,确定其可食性,哪些是珍贵资源,针对有经济价值的、适宜于当地发展的食用菌展开重点调查,为这些种类的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由于这些珍贵的菌根食用菌大都与林木形成共生系统,对其的驯化栽培难度比较大,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地方农科院所、农技部门应该站在菌根食用菌研究的前沿,为民间研究机构和研究团体提供技术支持和林地利用的政策支持。支持他们的跟踪研究和创新研究,和这些研究团体结成对子,选择个别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较多的详实资料,易于突破技术局限,相对较为珍贵的食用菌种类作为突破口,组织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形成合作关系合力攻关,从而在个别菌类方面形成技术突破,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为其他种类的开发研究积累资料。由于食用菌新种类的驯化在林间草地进行,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更适合于我国一些土地较少、人口众多的山林地区,很明显这能够为这些地区闯出一条致富之路,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支持。
在对这些食用菌新种类进行研究开发的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科普学习和技术推广。要利用乡村农技讲座、乡村科普活动、电视专题、乡村农技宣传栏、活页传单散发、参观试验基地等形式,使人们能够普遍认识到这些食用菌的应用价值,明确科学开发与应用这些食用菌,不但可以为林区经营农户提供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够促进阔叶林的速成建设,减少林地投资提高林地回报率,解决困扰林业生产的林菌矛盾,为这些食用菌的扎根发展并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创造条件。并且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吸引他们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促成这些食用菌的开发与利用,使这些食用菌能够尽快抢占市场,以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林业部门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积极推广菌林混生林业发展新模式,让农民在一些政策的约束下改变传统的育林观念,改变过去要么封山育林,要么齐伐再造的传统模式。同时,要配套制订相应的保护林区山地措施,并且这些措施要具有可持续性和时间延续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食用菌与林木之间的互生系统。并且要把临区食用菌作为林业的相关产业加以保护。以谁护林保土谁受益的鼓励政策,引导山区农民积极经营林区菌类栽培[5]。
前文所述中的这些新品类食用菌,因其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保健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国内外形成了一个极其抢手的市场。把这些珍贵的食用菌资源积极地开发应用在林地生产中,既能够促进林木生长,又能为经营者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力量和研究基础相对较薄弱,这就有待于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并且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从而使这些食用菌资源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农民致富的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