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业也。”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确立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要在构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当前,针对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要积极探索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龙头,以高校院所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多方共赢,利益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适应我国现行体制,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稳步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成果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很好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出成效。应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试验示范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走质量兴农之路。与此同时,应探索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大力提倡科技协作,建立开放协同创新的工作体系,既加强横向联系,又加强纵向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协作的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要进一步引导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向乡村汇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创新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通过与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合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实现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成果价值链与利益链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引导科技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成果转化中做好支撑保障,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化成果转化、转移平台,鼓励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深入基层、服务产业,千方百计让农业科技成果“沉下去”、让科技人员“留得住”、让科技创新“出效益”。
“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锲而不舍的决心、愚公移山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斗志,矢志不渝、继续奋斗,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化为壮美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