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天柱 杨钰茜 柴多梅 杜名扬 中国农业大学
新时代的中国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开启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征程,赋予了农业科技新使命,针对传统农业大省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新形势,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的跨越。
传统农业的理解和发展现状。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其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商品经济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
我国的传统农业从发展到成熟经历了粗放经营和精耕细作两大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已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传统农业了。具体表现在:粮食总产量和土地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都打破了传统农业低速增长的局面;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主产区优势日益明显。当然,也应该看到,我国农业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化还是缓慢而不均匀的。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蓝万炼认为海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安徽、甘肃、河南农业生产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曾福生认为我国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农业大省和较早发展现代农业的地区。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较多分布于东中部地区。传统农业转型需要各省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高水平省区应强化自身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内涵。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及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发展路径。同时指出,现代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的功能,还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
借鉴发达国家对现代农业常用的量化指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平均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等,我国学者也提出现代农业应当具备的七大特征:一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和具有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的土地产出率;三是广泛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具有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四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五是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现代商品生产者;六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七是有良好的资源生态环境和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出现了太空农业、基因农业、数字农业等新概念和新形式。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先进科技的应用和新型生产体系的创建。现代农业通过现代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两者在生产方式、资源分配、管理模式、主要功能四个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现代农业采用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科农贸、农工商结合紧密;注重城乡协调布局、资源科学分配和优势;采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效、责权一致的服务模式;集合了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改造的必然性。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更是实现新时代目标的必然道路。
一方面,传统农业的固有经济属性决定其必然需要被改造。传统农业具有自然地域特性和产品周期性的天然属性,和农民自给自足的社会属性影响,具有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增量为零的经济均衡结构特征。这种惰性的均衡结构扼杀了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必然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与成熟以及新时期农民的觉醒,向现代农业方向进行彻底的改造和变革。
另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农业改造提供了契机。农业发展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的各方面束缚,使其进入良性的“路径依赖”。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将大大改善传统农业发展现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影响传统农业转型因素分析。结合现代农业内涵及我国学者主流观点,影响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农业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劳动力素质和结构、政策制度、科技发展水平。其中科技发展状况涉及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水平,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率,决定着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以及是否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时期确立了不同的科技任务,逐步推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支撑早期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工业化起步。在传统农业转型初期,我国通过自主研发、改良和引进新品种,配套因地制宜的耕作模式和技术,增加对生产资料的投入,迅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保证了人民口粮自给,增加了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还创造了大量的农业资金和剩余劳动力,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进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和提质增效。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需求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针对制约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全局性重大瓶颈问题,在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控、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农艺融合和农业大数据等关键领域,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并研发配套技术系统,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通过各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科技园、产业园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促进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高新技术将进一步引领未来现代农业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已经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四个阶段。《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要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积极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着力在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强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打造发展新优势。
由于各国国情、资源、农情等不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路径也不同。通过研究国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以下是国外几种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模式:
以机械技术为特征的劳动节约型。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由于“人少地多”和工业部门扩张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现实,劳动力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采取了以机械化为主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后期,由于工业发展带动土地价格上升,土地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所以采取以化学化、生物化为主的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
以生物化学技术为特征的土地节约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国家,根据本国“人多地少”和专业部门不发达导致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的现实,首先采取了以化学、生物技术和精耕细作为主的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随后,由于工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不断增强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短缺,逐步采取了机械化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以灌溉技术为特征的节水型。以以色列为代表的国家,根据其可耕地较少、淡水资源异常缺乏的特点,采取了以灌溉技术为特征的节水型农业,借助灵活的农业发展战略、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和高效的水资源农业利用体系,优化组合极度短缺的水资源和丰足的光热资源,实现有限水量的高效利用。
综合性技术型。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国家,
依据其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数量相匹配,且工业技术基础雄厚的特点,实行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发展的道路。将传统的“集约+技术”复合型农业与现代多功能农业相结合,兼业和专业经营并存,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农业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目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已超过5%,而我国投入强度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和转化,努力构建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国外资金向农业科技投资,采用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从而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加强农教科、产学研联合协作,构建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的转制和发展,激活评价机制改革,放活科技人员面向市场的创新活力,用活科技创新成果,强化制度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因地制宜,按需设立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引领组织对象社会化、技能专业化、功能全程化、机制市场化方向发展。
建立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重视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的新老更替,加大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投入,为培养农业科研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农民实用技能现场培训等形式切实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发挥农业“三区三园一体”的功效,引领乡村产业向高层次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立足区域特色产业,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为重点,推进区域乡村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和三产同协和发展。以“三区三园一体”为依托,组建产学研协同、一体化攻关的科技创新联合体为单元,围绕产业链共性问题,集中攻关行业关键技术,跨行业引进先进技术,为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稳定的国际交流机制,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强化前沿技术储备工作。围绕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要以技术合作和引进为核心,以夯实基础、培育优势为目标,按照“追踪前沿、强化合作、提升能力、集成引进、注重衔接”的总体思路,促进前沿技术合作、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鼓励我国科学家和农业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性和区域性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分享世界最新研究成果,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历史长河中,传统农业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人力支持、要素和物质基础、生产和消费市场,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和文化摇篮。如何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需要各传统农业大省围绕乡村振兴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根据各省资源禀赋、生态功能、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经营主体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各方共同发力,坚持联合协作的创新与发展局面。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本要靠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各省要完成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加强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技术模式集成示范、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导示范村(镇)、培育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制度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做好考核评价工作,优化管理结构,确保工作踏实落实。推动科技尽快从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同时大力健全适合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生产经营方式、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对接渠道,发挥科技最大的边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