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只有产业兴,带动百业兴,农村就能呈现生机盎然、活力迸发、前景美好。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让农民就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产业兴旺,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支撑,科技创新是产业振兴的第一驱动力。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不断演进,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能力愈发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
早在1988年9月,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国际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推动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革命性提升。二战后初期,发达国家在农业增产中,20%~30%是靠技术进步实现的,到上世纪70年代60%~80%归功于技术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也充分证明了科技的根本性作用,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近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为全球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支撑作用,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国家科技发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与“三农”工作结下不解之缘,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丰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前的学术性论著,大都是研究“三农”问题的;很多的工作性讲话、批示也事关“三农”,事关农业科技。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1968年我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的时候,只不过是在全村搞了沼气化的科技活动,但却尝到了推广科技进步的甜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就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针对农村科技落后、人才短缺的问题,强调“建设现代化大农业,靠什么?很关键的一条就是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靠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1983年,指出“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这好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
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一文中指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个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并集思广益,亲自主编《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在福建省工作时,及时发现和推广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南平经验”,这一经验后来成功推广到全国。目前,全国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80多万人,逐步实现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
2003年,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他审时度势提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07年3月习近平在《人民日报》撰文总结:《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从“发展大农业”“科技兴农”到“南平经验”,再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都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科学论断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既是“三农”科学论断的缔造者,又是积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