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军,田 菲,康 嘉,郑丽丽,谷金明,吴永超
(1.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国近现代兴起大量工业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化历史进程。时至今日,随着城区传统工业竞争优势减弱、环境保护压力和城区土地增值,工业城镇普遍面临资源枯竭、需转型升级、搬迁改造、“退二进三”的现实情况,老厂区的停产、搬迁使城市内的许多老厂矿面临可持续利用问题[1]。
工业遗产(XE“工业遗产”)项目涵盖生产场所和生活场所,厂矿大部分以工业社区形式存在,厂矿内与周边的自建住区具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在转型发展背景下,保护工业遗产不能单纯地关注物质实体,也应关注“人”。对唐山市近代厂矿的实地调研发现,厂矿周边的工业社区衰落特征明显,建筑低矮老旧,与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区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有必要关注既有工业遗产利用对社区的影响,分析特定空间范围内行动者关系状况,寻找关系特征及其影响,从空间社会属性视角分析工业遗产区域(XE“遗产区域”)现状。探索工业遗产社区从生产区域时期到遗产区域时期的社会网络变迁与空间响应,以此作为工业遗产多目标适应性再利用的方法之一。
为合理地利用城市范围内的历史厂矿遗存,需兼顾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分析,以强化遗产利用的社会空间认知。工业遗产社区识别要从区域时空演变和内在结构关联切入。一是历史维度的工矿企业历史演变分析,主要包括历史时期的厂矿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的空间变迁、建筑物与构筑物变迁等。二是时间维度上,我国城镇范围内的工业遗存主要以近现代为主,基于国际上对工业遗产认定的通行标准,工业遗产社区判别以1980年前建成为时间界限。三是现状维度的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空间分布,建筑物与构筑物遗存现状分析,工业遗产社区应满足集中连片,面积足够大,目前仍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活功能为判别标准。四是遗产认知维度的社区居民对历史厂矿的认知情况分析,工业遗产社区应满足社区居民对厂矿有怀旧情感,认同感强,具有保护历史遗存意识为标准。五是产业关联维度的厂矿及其延伸企业和附属物分析,判别标准是工矿企业的内在产业关联结构清晰,将与核心企业紧密关联的社区纳入社区范围。
启新洋灰公司始于1889年的“唐山细土棉厂”,是中国第一座水泥厂,且在1919年之前为中国唯一一家水泥厂[2]。1908年更名为“唐山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先是当年甲厂投产,1910年、1921年、1932年和1941年又先后扩建了乙厂、丙丁厂、戊厂和己厂,成为年产逾30万吨的中国最大水泥企业[3]。时间维度方面,启新公司有近130年的发展史。区域现状方面,启新公司集中连片的厂矿遗存占地454亩,保留有大量近代工业遗迹,被改造为“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老厂周边分布有竹林里社区、草场街社区、城子庄社区和启新新村社区等四处原启新公司管理人员和工人居住的工厂社区。遗产认知方面,启新厂是近代华北地区大型工业企业,以生产首桶水泥、获得首个国际金牌等载入史册,是中国水泥工业的起源地,标志着北方近代民族工业最高水平。产业关联方面,启新公司以水泥生产为核心与先导,配套发展了启新电力厂、启新瓷厂、马家沟造砖厂启新修机厂等延伸企业,共同构成了近代启新洋灰公司的生产体系,工业遗产社区以启新近代企业群为研究范围。
启新洋灰有限公司(XE“启新洋灰有限公司”)近代在厂矿周边建立外国员司、管理人员和工人住区,是典型的工业社区。现今启新洋灰公司被改造为“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包含完整生产区域时期和遗产区域(XE“遗产区域”)时期的内容。以启新工业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分析和社区居民深度访谈,分析该社区的社会行动者变迁与空间响应,从而拓展后续城镇工业遗产(XE“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维度。
社会网络特征。启新洋灰公司是由实业家周学熙(XE“周学熙”)创办的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相关行动者包括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官僚资本家、外籍员司、员司、包工大柜、里工、外工,共同构成了近代启新的特定利益相关者形象,决定了生产区域时期社会行动者的关系与结构特征(图1)。
图1 启新近代生产区域时期的社会行动者
周学熙(XE“周学熙”)深得李鸿章(XE“李鸿章”)赏识,后为袁世凯幕僚,主持北洋实业,官商一体,与直隶、北洋政府关系密切。周学熙受袁世凯委派,获得政府给予的建厂、资金、赋税、产品估价、销售、运输、经营特权[4],之后历届总经理无不是官僚,公司股东几乎均为满清花翎顶戴和民国要员及其亲信。同时,启新要向军政支出大量官利和摊派。官为扶持、商为经营,官商一体化,实业资本家和政府之间形成直接、稳固的官商联盟关系。启新洋灰公司引进西方技术、机器、设备与工艺,聘用外籍技师,如总技师德国人昆德、丹麦人施乐达和金森以及重要技术人员,配建洋人住宅区,并给予外国员司高薪、免费提供家具、差旅报销等众多福利,外籍员司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联系国外化学实验室,帮助公司获得国际权威化验证明。员司为启新管理人员,多为旧知识分子,享有较高社会地位,但与资本家之间仍为生产经营与利益盘剥关系。启新工人占唐山除去开滦的工人数量的一半。里工分属原料、制造、化验、采料、木杂、落装、造砖九牌,里工数量远少于外工数量。外工受包工大柜控制,受双层剥削,雇佣工资低廉,12小时工作制,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主要是来自唐山市周边各县以及山东省、河南省的农民,发电和水泥烧成山东省籍工人最多,包工大柜转移了官僚资本家与外工的直接对立。
空间响应。近代启新社会构成呈现明显等级特征,社区建筑大多仅有单纯的使用价值,工人仅寻求生计,无房屋产权,社区由企业投资和进行配套建设。社会关系网络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在,首先,社会成员呈现明显的沿厂区周围聚集的特点,紧邻厂矿周边形成企业社区。启新洋灰公司厂区周围四个方向均分布有企业住区。其次,呈现明显按社会等级和地位分块居住的特点,除去高层多在天津市办公和居住外,外籍员司主要居住在厂区西北侧,外工居住的锅伙主要聚集在厂区西侧,员司住区分布在厂区南侧,如管理人员集资建设的竹林里,里工住区分布在厂区西南侧,并且同乡聚集而居,如山东省人聚居形成的山东街。
社会网络特征。在工厂外迁,老厂区划定为保护对象后,社会网络呈现显著变化,主要行动者包括政府、遗产管理者、企业、企业股权所有者、地产开发商、规划与研究人员、社区居民、外来住户、经营商户、游客等,复杂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决定了遗产区域时期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特征(图2)。
图2 启新现代遗产区域时期社会行动者
1995年,政府推动启新向广东省某集团出售51%股权,唐山市某水泥公司1997年购入余下49%股权,成为资产共同所有者。2006年,为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政府推动企业迁出市区,老厂区域成为市区最大“退二进三”项目。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广东省某集团中止股权出售计划,转而谋划迁建方案。政府力求以市场运作代替政府投资,项目进程缓慢。之后两年,启新又遭遇巨大经营性亏损,最终在2008年以企业400多亩土地作为补偿,将启新1889建设、工厂迁建改造、人员安置和广东省某集团的股份回购整体打包给唐山市某水泥公司;老厂区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成为老厂区土地和财产使用者,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出租工厂建筑改造的商铺,以实现以租养园区的盈利模式。唐山市某水泥公司下属的地产公司在拆除的厂区和社区开发商品房;老厂区依河、靠近市中心,许多中高收入家庭购买了新建商品房。唐山市文广新局作为遗产管理者将启新的水泥窑和电厂车间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对象为厂区内部分代表性遗存;原某知名规划设计院的设计退出,规划设计被大量改动,更多的老建筑被拆除用于地产开发;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文化乡愁使得人们对老厂感情浓厚,主张保留历史记忆,频繁呼吁保存拆除的老建筑,但又有改善生活条件的现实需求。
空间响应。政府解决老工矿企业困境、繁荣文化、复兴经济和打造标志性工程的诉求,产权企业和园区管理机构的盈利诉求,遗产管理机构保存历史遗存的诉求,社区组织与居民延续历史记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规划与研究人员的实现专业化遗产保护的诉求,外来住户的城市中心区居住偏好诉求,游客怀旧与求异的消费诉求等交织,使得遗产保护利用的行动者博弈过程复杂化,不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作用于空间布局。结果是,厂区内大量建筑被拆除,改造成为餐饮、文物古玩商铺经营区。其中,厂区北侧区域拆迁改造为高层商品住宅;城区西部和南部的建筑拆除为空地,准备进行地产开发;厂区南部仅存因不满拆迁安置条件,未拆迁的竹林里三栋社区住宅;厂区东南侧的原修机厂和启东社区已被改造为高层住宅项目“启新1889”;厂区东侧位于钢启新村的东工房、老工房是最古老社区,低收入者聚集,居民陆续迁走,将建设工厂;厂区西侧的企业自建草场街社区成为至今唯一未被列入改造的区域。
启新社区地处近代城市起源的乔屯区域,虽经历次改建,但基本沿袭了近代的空间分布格局。生产区域到遗产区域的社会网络演替,极大改变了空间属性。项目运作成功,但原有社区大量被拆迁,社区内人与人关系的共同文化基础被弱化,中高收入群迁入新建的高层商品房,许多原有社区居民被集中安置到政府的集中安置小区。大量商户进驻园区,成为餐饮、文物古玩商业区和冀东企业部门的办公场所。与清华规划院的规划相比,更多的建筑被拆除用于地产开发,博物馆的投资减少,直观印象是历史建筑成为了房地产项目的符号化标签。空间配置结果导致启新社区的社会构成显著变化,经济开发性明显优于社会开发性,公益性降低,社区居民失去原有经济来源、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地方感知和认同度降低,地方文脉和社会效益受到一定影响。
优化工业遗产区域的实体空间布局与形态。要保护启新近代工业遗迹的空间格局,通过生产和生活空间兼具的整体视野,根据工业遗产构成要素体系化的关系特征,保护遗产的整体价值,将启新包括水泥厂、电力厂、修机厂、陶瓷厂、造砖厂在内的近代体系性关联的遗迹整体性保护,尤其要突出与其紧密关联的生活设施的保护,将工业社区列入保护利用规划,将其作为代表地方记忆,塑造地方感的标志性工业遗存,明确空间边界,确立保护范围和内容。要通过融合工业遗产的背景环境,将紧密关联的大城山、陡河、铁路支线融入彼此交融的景观格局,将厂矿、社区和自然风貌结合,从区域、街区、节点、标志物、边界、网络连接等角度,提升整体景观价值,尽可能保持原有空间尺度、街巷肌理和空间形态,依据社区传统格局、建筑类型与风格黄定区域空间网络,总体特征和传统优先于材料和格局,突出维护传统风貌,设定附近建筑体量和风貌,采用单元式改造,实现点和面的有机结合。
调整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社会空间建构。要强化对启新工业遗产区域内“人”的关注。既包括该工业遗产区域以社区居民为代表的“局内人”的感知与认同,使工业遗产在变化的城市生活条件下,适应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将社区居民视为工业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唤起其“乡愁”,遗产再利用要改善其生活质量。突出将具有历史价值的“草场街社区”和“启新竹林里社区”列为保护对象,使企业职工群体“同样的人住在同样的地方”,延续特定人群和阶层特征,扭转在区域转型和遗产再利用过程中,历史悠久企业的原住居民失去工作和熟悉的生活方式的遗产再利用现实。
融入多元主体的文化诉求和新生活方式。通过遗产适应性再利用,构建新的“居住—工作平衡体”,通过文博展示、遗址遗迹保存等以保持文化特征为核心的新功能植入,达到传递历史信息,强化地方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新生活方式融入,将工业历史与多样化的经济、科技、艺术、旅游等当代需求结合,构建混合用途社区,既要使得社区居民通过新的工作在具有怀旧情感的区域的生活得以延续,还要融入适应现代人需求的多样性生活方式,使空间再生的过程中形成文化特色,丰富城市生活形态,构建活力型社区。
城市工业遗产区域的遗产适应性再利用,需要突破单纯关注生产区域的现实,将生活区域作为遗产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的重要切入视角,将工业遗产社区及其社区居民融入城市遗产网络和工业遗产的背景环境。要通过工业遗产社区维度的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优化遗产实体空间布局与形态,明确空间边界,确立保护范围和内容。要重视工业遗产社区居民的感知与认同,合理地延续工业遗产区域的特定人群和阶层特征,尤其要避免工业遗产适应再利用过程中社会构成显著变化,避免经济开发性优先于社会效益性地方感和认同度降低的情况。要通过融入新生活方式和多元主体的文化诉求,使城市工业遗产社区在延续地方文脉的同时形成新的城市生活形态,以解决城市工业遗产利用脱离社会现实,再利用项目实施后普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