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
网络改变了文学生态,过去20年,网络文学呈井喷式发展。日前,《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去年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129.2亿元、网络文学读者规模已突破4.06亿人,各项指标增速均明显高于出版行业总体水平。由于网络文学同读者距离更近,互动性更强,能更快、更好地得到反馈,所以IP开发更加便利,通俗地说,就是能更好地预测哪部作品拍成影视剧或改编成游戏能火、效益更为突出。近年来,包括《琅琊榜》《甄嬛传》《七月与安生》等一大批当红影视剧,都脱胎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自诞生以来,共产生各类作品1647万部(种),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但从总体上看,质量不是太高,同质化、泡沫化,甚至剽窃问题突出,存在唯流量、唯点击率现象,缺少真正的传世之作,大多昙花一现,作者凑个热闹,读者看个新鲜,“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愚以为,网络文学走向精品化,在美学层面有三层楼要登:表现形式、故事情节和精神价值。
多数网络文学作品登上第一层楼,便畏葸不前,过分注重流行风格,扎堆现象严重,不管自己是否擅长,玄幻流行写玄幻,穿越火了写穿越,宫斗大卖写宫斗。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流行风格固然重要,但不是IP开发的发力点,过分沉迷于此,抱着“撞大运”的心态,是很难出精品的,这种先天不良、缺乏内涵的作品,只能在跟风中自生自灭。第二层楼便是讲故事的能力要强。像《琅琊榜》《花千骨》之所以大热,就在于有一个好的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读者。那种单纯为了赚取流量,将故事情节故意拉长,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字,以赚取流量的做法不足取。以日本动漫为例,当年之所以风靡中国,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讲故事的能力好。但是,只注重故事的讲法,而不注意提升故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也不会长久,这也是日本动漫最终止步于亚洲的原因。因此,好的作品还要登上第三层楼——精神价值观。
罗素曾经说,有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情感主宰着他的一生:对真爱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心扉的怜悯。人类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存在共性,诸如爱情、亲情、友情、正义、善良,这种精神价值观跨越历史和文化、跨越地域和种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深层内核。一部文学作品缺少这一点,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文学作品只有不断攀登精神高峰,才能在展现精彩人世的同时,体现美学价值,保持艺术生命力,网络文学、传统文学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