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区玉石矿成矿条件及矿体特征

2019-01-04 09:57接利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玉石热液铅锌矿

接利

本次生产勘探岩心编录过程中,在构造带及铅锌矿(化带)体围岩发现黄绿色、墨绿色蚀变岩体,由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实验室岩矿鉴定结果为热液绢云石英岩、热液白云石绢云石英岩、热液石英绢云母岩等热液蚀变岩。经与采矿权人共同协商,本着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针对矿区内该热液蚀变岩体进行了储量估算工作。结合原铅锌矿施工钻探工程,累计圈定出10条石英质玉矿体。同时,应采矿权人要求,将一条黑色蚀变岩体进行储量估算,由采矿权人提供,该黑色蚀变岩体经北京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检测,检验结果为绿泥石化硅化蚀变岩,由北京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检测,鉴定为绿泥云英质玉,本次工作将该黑色绿泥云英质玉编号为⑸矿体。

区域地质情况

矿区位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Ⅰ级)、吉黑褶皱系(亚Ⅰ级)、吉林优地槽褶皱带(Ⅱ级)、吉林复向斜(Ⅲ级)、磐石褶皱束(Ⅲ级)东部。

区域地层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均有出露,大面积分布的主要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的寿山沟组、大河深组的~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其岩性有:泥岩、板岩、凝灰质粉砂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夹灰岩透镜体等。矿区东、北侧被中生界侏罗系下统的南楼山组的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不整合覆盖,新生界黄土、砂砾石等沿沟谷分布。矿区处于蛤蟆塘南北向向斜褶皱带上,断裂构造发育。

成矿前构造

1.北东向断裂(F1)

由挤压性破碎带和片理化带构成。走向45°~60°,倾向南南东,倾角70°~85°,常有中性脉岩沿断裂侵入,断裂性质为压性。该组断裂被NW向断裂切割,区内各类脉岩大多数沿着NE向构造侵入。从个别矿体穿插脉岩,甚至有的脉岩中就存在矿体的现象判断,该组构造属于成矿前构造。

2.东西向断层(F2)

矿区东西向断层发育程度较差,仅在地表0线附近MC1号旧采坑处,断层总体走向275°,倾向近正南,倾角85°±。该断层东段被北北西向断裂和闪长玢岩脉切割。断层上下盘压性构造面明显,延走向、倾向上呈舒缓波状,两侧围岩见强烈的片理化。

成矿期构造

南北向断裂

矿区内规模较大的主要见两条:一条是在矿区西部,铅锌Ⅰ号带西侧约200m处。物探激电中梯推测:该断裂产状为85°∠75°。ZK9-6-1孔在20m~70m之间见该破碎带,依照产状该破碎带宽约25m。破碎带内断层泥夹杂0.2cm~0.5cm的炭质板岩碎块,岩石碎块约占30%,碎块多呈扁豆状、透镜体状,显示压性断裂的性质。

另一条是在Ⅱ号带4号~5号勘探线之间,通过TC2-4、TC2-3、TC1-10、TC5-2探槽控制:破碎带产于安山质凝灰岩和泥质板岩中,宽2.0m~4.6m,控制长度290m。走向345°~360°,倾向近正东,倾角70°~73°。在TC2-4、TC2-3旧采坑中,断层面上见有挤压透镜体和压性构造面,两侧片理化发育,反映压性构造特征,断层内有2.0m宽的含锌磁铁矿体。

矿区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和层间裂隙发育,矿体主要产在近南北向断裂中和换层接触带附近的层间裂隙中,是本区重要的铅锌储矿构造,石英质玉矿体亦同期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多为铅锌矿化带接触围岩。

成矿后构造

北西向断裂:

区内北西向断裂较为发育,多以片理化带和破碎带形式产出,属于压扭性断裂。走向一般在310°~320°,倾向南南西,倾角70°~80°之间,常见切割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在许多银、铅锌矿(化)体上及其附近,均清晰可见该组构造的叠加形迹,常形成幅宽0.2m~3.0m的挤压片理化带,对矿体有切割但没有产生平移错断现象。

火山机构

矿区通过剖面性槽探揭露,从东西两侧向中间的岩相变化依次是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安山岩、英安质凝灰岩-流纹岩。显示出边缘为喷发相的凝灰岩、角砾岩类,中心为裂隙式溢出相的酸性熔岩类的古火山口的特征,区内的矿化蚀变带位于古火山口两侧。

变质作用

区内变质作用普遍,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三种存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

区域变质岩主要在晚古生代地层中,岩性有:变质凝灰质、泥质砂岩类;凝灰质、泥质板岩类和结晶灰岩,变质程度属于绿片岩相。

动力变质主要表现在构造带上,形成一系列的压碎岩石或碎裂岩、片理化带和糜棱岩化岩石。

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体的外接触带和脉岩的上下盘附近。

本次生产勘探工作所新见石英质玉矿体,主要受热液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次之影响成矿,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绿帘石化等。

三、矿石物理化学特征

1、颜色

物理性质中颜色较为直观,矿山石英质玉颜色主要有:黄色、浅黄色、黄绿色、墨绿色、黑色等多种颜色。

玉石最常见的是黄绿色,颜色的深浅与矿石蚀变强度有关。SiO2含量高,颜色浅。绿泥石蚀变矿物含量高,颜色较深呈黄绿色。影响玉石颜色的因素主要是玉石本身的矿物成分所决定的。如玉石中含铁质色素、炭质不透明矿物的含量相关。

2、光泽

光泽是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对多种玉石所见表现的光泽是一定的。玉石的光泽一般是滋润。由于玉石质的不同,硬度不同以及光的吸收反射程度不同,则光泽不同,质细而硬必然光泽强,质糙而软必然光泽弱。该矿山石英质玉则属于玻璃光泽。

该矿区热液绢云石英巖由北京中地大珠宝鉴定中心鉴定为石英质玉,其折射率为1.54~1.55。

3、硬度

本次工作在采取基本样的同时,由矿山在同位置采取硬度测试样,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3件巷道取块样和岩心样,送至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进行硬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黄绿色~墨绿色石英质玉莫氏硬度在6.5-7.5之间,而黑色绿泥云英质玉莫氏硬度在2.5-3.0之间(详见附表4-3)。该矿区Ⅰ号带岩体较Ⅱ号带岩体硬度更大,说明Ⅰ号带岩体硅化更强,而Ⅱ号带岩体碳酸盐岩化更为强烈。

6、块度

商品玉石的块度是玉石品级划分的主要指标,颜色较好,硬度相同,质地细腻,块度越大其经济价值越大。

石英质玉的块度与其玉石矿体本身的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相关,也与玉石矿物的结构构造、硬度以及开采方法相关。

矿石类型

矿区内石英质玉和绿泥云英质玉矿体,主要为热液蚀变产物。原岩受构造通道中的热液及构造压力影响,发生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岩化。自然类型为块状热液硅化蚀变岩型。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吉林省小红石砬子铅锌矿矿区范围内石英质玉矿体和绿泥云英质玉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英安质/安山质凝灰岩以及泥质板岩中,矿体近南北向展布,倾向东~北东东。受铅锌成矿期南北向压扭性构造影响,局部具有舒缓波状特征。同时,矿体中局部见有碳酸盐岩细脉呈不规则状、网状充填于矿体中,显示了张性构造特征。综上,说明该矿区内石英质玉矿体经历了南北向构造多次压扭与拉张的反复影响。

矿区内石英质玉矿体中所见到的蚀变类型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及少量的绿帘石化、蛇纹石化、叶腊石化等。属于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范畴。局部零星所见到的矿化现象主要有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磁铁矿化、铅锌矿化等,亦为典型的中低温矿物组合。

综上所述,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型矿床,成矿期南北向压扭性构造亦为石英质玉矿体的主要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玉石热液铅锌矿
玉,石之美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十大铅锌矿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春秋时期玉石器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