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
摘要:风险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财务风险的监控与管理。围绕各种管理风险,强化内部控制水平,可以让企业管理层清晰掌握企业运行的情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本文围绕着企业内控视角下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财务管理的应对工作,分析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希望可以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措施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想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首先就要提升企业分析和识别各种管理风险的能力,就要在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企业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之上,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企业建立起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以强化对风险的应对和管理,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强化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对于企业积极应对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内部管理的有效保证。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内部控制就是保证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环节中,各个环节的预算、规范、执行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与问题。比如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预算执行不够完善,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科学性,同时更加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管与监控,相关执行力也不够。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要合理安排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风险的管控与遏制,让企业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活动,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企业内部管理手段非常丰富,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各个部门和重要岗位的预算进行全面管理,能够将经营目标细化落实,将每一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能明确,同时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监督、考核和控制。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加强薄弱环节的分别,对各种风险进行预警与预先处置。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内部管理手段,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最终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工作组织机构薄弱
管理工作组织设置薄弱,机构不够合理,同时职能不明确,是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都缺乏相应的管理组织体系的保障和对相应职能的整合,尤其是没有应用现代管理体系和管理技术,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职能不够明确,管理上相当混淆和混乱。在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调查中显示,很多企业人员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够配合甚至是抵触,这些错误观点会导致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无法将所有职能部门和人员都有效统一起来,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2.企业管理制度编制不够合理
企业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是目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以企业以往产生的历史数据为依托,或者是以企业以往的活动数据作为参考,确定未来的制度变革与发展方向,但是却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改变。企业设置管理制度的方法,使得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缺乏应对未来多变环境的能力,也无法客观得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其管理成果也很难真实反映企业目前真实的状况。对于预算管理来说,很多企业缺乏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效力,没有充分重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更加没有全面施行预算管理的魄力与准备。
3.企业管理策略执行不够有力
企业管理效果不如预期,不能够让企业管理层满意,不能通过日常管理达到上行下效、令行禁止,这是目前企业管理出现的关键问题。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管理决策和管理文件的执行,涉及到几乎每一位员工。企业在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去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和业务,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缺乏对管理的认识和认同,无法完成企业管理层给定的工作,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限制了企业管理行为的发展与规范,更加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升。
三、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改善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1.完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建设
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首要措施就是要全面加强管理机构组织建设。企业想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必须要首先改革相应的管理职能部门。对于企业来讲,必须要主动学习和接受现代管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将风险管理放到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关键位置,建立起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进行管理,规范行使自己的职能。对于具体企业来说,首先要主动自查自纠,发现自身管理机构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同时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并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的全动态管理和动态追踪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管理,尤其要重视偏离预算的经济行为,如此才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建立客观全面的预算编制管理工作体制
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关键措施就是要建立起科学全面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企业预算编制管理体系,首先要全面把握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况,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准确掌握市场的变化,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和预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争取的预算。在掌握科学的预算编制工作规范基础上,要进行全面科学的预算管理工作,坚决维护预算管理的威严与科学,同时要严格管控超预算行为。企业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自身经营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的把握,通过客观科学的预算编制标准设置,明确未来发展考核指标,促进企业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建立起全面管理执行与评价体系
基于企业内控视角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重要措施就是要建立起执行与评价体系。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各个企业都应当在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限制之下开展经济活动,约束员工行为,确保能够全面实现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执行管理的力度水平,能够确保企业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在内部控制的管理与制约下进行,同时更加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的部门间沟通不畅、部门内耗的不利情况。建立起全面管理的执行与评价体系,可以全面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改进管理工作方式,同时严格规范和约束企业内部工作人員的行为。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考核体系建设,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促进了内控视角下的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逐渐激烈,在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内控视角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我国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春云.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控及实施方法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9):229-230.
[2]肖柯.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彭诗棋.内控视角下的兴安财产保险公司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程桂芝.风险管理视角下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与应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02):35-36.